電商產業園運營商李科:把龍水五金賣向五湖四海

李科(左二)與園區電商老板交流跨境電商的經營進展情況。記者 張質 攝\視覺重慶
人物名片
李科,36歲,重慶渝貓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阿裡巴巴大足服務中心負責人、大足區人大代表、高級電子商務師。他扎根大足區龍水鎮,用4年時間將大足電商產業園成功創建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每年電商交易額達70多億元。
3月1日清晨,大足電商產業園,五金主播高興剛開播半小時,后台便涌入30多個農具訂單。這個曾困守傳統作坊的“廠二代”,如今已是抖音農具類頭部主播,年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
“這得感謝李老師。”高興口中的李老師叫李科,早在2011年靠淘寶店賣打底褲、鉛筆褲,一年銷售6000萬元,后來又成為淘寶大學重慶分校負責人、阿裡巴巴渠道專家,“現在,他又把大足五金賣向五湖四海。”
反哺鄉土
用電商為小鎮五金產業賦能
龍水鎮是全國知名的五金之鄉,而今已吸引超過15萬名相關從業人員。
高興的父親是地地道道的龍水鎮人,開了一家五金工廠,專門生產建筑抹灰刀。他也因此留在父親身邊打理廠子。
“隻會生產,不會銷售。”高興說,彼時很多五金產品是線下銷售,2010年嘗試注冊淘寶店賣抹灰刀,但效果並不理想。
高興父子的境況是當時龍水鎮五金產業的縮影。2006年,大足區實施“五金振興工程”,用智能化設備對龍水古法鍛打的一些關鍵環節進行升級,效率提高了、工藝提升了、質量也上去了。
“如何將這些產品銷售出去成了新問題!”2013年,郭世川辭職回到老家龍水鎮嘗試用電商銷售鄧家刀,結果8個人的團隊一年賣了300萬元,有些不盡如人意。
彼時,大足區也在為龍水五金產品銷售找出路。2017年,大足區商務局一行人到重慶本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考察,希望引才引智助力龍水五金企業走上電商銷售之路。
當時,李科剛被本酷科技任命為1688渠道總監。這位曾創造年銷6000萬元業績的淘寶大學講師,心裡很清楚,農村電商大有可為,像龍水鎮這樣的五金產業,更需要電商賦能。
李科作出選擇:“每把刀都藏著匠人故事,我要讓世界聽見中國小鎮的聲音。”
破局困境
用“失敗者敘事”激發創業者斗志
在龍水鎮龍棠大道有一個閑置多年的物流園,大足區商務局把它租下來作為大足電商產業園用地,授權李科負責大足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的運營。
“給我4年,還你們一個國家級電商基地!”與其他產業園不同,大足電商產業園不收門面租金和物業費,電商培訓、運營指導也免費。2017年12月,李科剛到大足干了兩件事:一是開展電商培訓﹔二是成立重慶渝貓科技有限公司。
每次電商培訓開課,這位“實戰派”導師既不講電商美好前景,也不談輝煌過去,而是解剖自己遭遇的“敗筆”。
流量陷阱、品類災難、杠杆危機……李科認為踩過的“坑”是最好的教材。事實証明,他的授課非常有效,這些“失敗者敘事”反而激發了小鎮青年的斗志:“原來專家也踩過這麼多‘坑’!”
李科還推行“帶薪實訓”模式:培訓合格的人員直接到渝貓科技帶薪實戰,熟悉了流程、積累了經驗,再鼓勵獨立創業。
“渝貓科技‘點燃’了電商創業激情。”大足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稱,到2022年,全區阿裡巴巴用戶有630家、淘寶用戶有3600多家,拼多多商家12000多家,“全區每天發出去的快遞有20多萬件,95%來自電商產業園!”
2021年,龍水鎮斬獲“中國電商小鎮”稱號﹔2022年,大足區電商產業園榮獲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稱號。此時,距李科初至龍水,正好4年。
裂變效應
帶動7000人創業就業
現在,郭世川的電商團隊達16人,年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他說,李科帶來的不只是銷售業績,還構建起完善的電商生態,從業人員有了、快遞起步價也從8元降到1.8元。
但李科沒有止步於此。
近年來,電商價格戰愈演愈烈,以致銷售額上億元而利潤卻沒有多少。李科為電商轉型升級支招:一要創新,二要進軍跨境電商。
在李科的鼓勵下,學員們紛紛聯合廠家創新推出磨刀石、磨刀架、晾衣架、斧頭等新產品,開拓了新的市場和利潤空間。
早在3年前,李科就開始研究跨境電商,發現歐洲人注重精神消費,對國內很多文創產品比較感興趣。一個冰箱貼,國內成本隻有三四元,但跨境電商可以賣到10美元。
李科動員團隊主管李宗川創業搞跨境電商,但小伙子不敢接招。他主動入股25萬元,又動員郭世川、制刀企業主李鬆誼分別投資30萬元、40萬元,陪李宗川“跑”進跨境電商。去年9月以來,跨境電商板塊實現收入220萬元,盈利22萬元,先后建起了服務跨境電商的義烏倉、東莞倉,如今正在籌建西南倉。
“學員創業,老師‘陪跑’才能行穩致遠。”李科時刻關注每個學員的狀態,除了線上聯系,他還隨時走訪學員了解運營情況。目前,他累計提供150萬元資金入股,“陪跑”5名學員進行電商創業。
7年深耕,大足區電商產業園累計入駐861戶電商企業,在大足雲智慧市場開展電商交易的商家有602戶。截至目前,龍水鎮年產鍛打刀3000多萬把,佔據全國八成以上市場份額,全區五金產業年產值超200億元。李科成為小鎮青年奮戰青春的領軍人物,帶動7000余名青年創業就業。(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彭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