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中”流砥柱扛牢使命擔當 賦能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以務實擔當全力支持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攝/唐安冰
重慶首個“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示范點”
在“科企梯度貸”專場對接會上,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為企業提供意向授信額度
春回大地,兩江潮涌。巴山渝水間,放眼望去,一股股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正在向上升騰。作為金融“國家隊”和“主力軍”,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六屆六次全會、市委金融工作會議、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服務做實“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建設“六區一高地”為引領,切實增強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務實擔當全力支持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與山城發展同頻共振,與成渝發展共榮共生,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台階、展現新作為。
強化政治引領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1月23日至24日,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召開2025年黨建和經營管理工作會議。會議指出,2025年要落實總行黨建和經營管理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從嚴從實推進中央巡視整改,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維護金融穩定的能力和水平,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以自身高質量發展新業績助推建設強大的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為助力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金融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更大力量。
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証。新趕考路上,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始終堅持在黨建引領下走好傳承之路,在惟實勵新中走好改革之路,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不斷深化黨建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增強奮進新征程的思想自覺,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
“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篤。”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堅持不懈抓好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嚴格執行“第一議題”、集體學習制度,用好讀書班、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支部“三會一課”等,組織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聚焦學習重點,豐富學習形式,重視警示教育,系統謀劃,一體推進,持續增強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的自覺性。2024年,該行開展集中學習研討1900余次,召開警示教育會24次,開展警示教育活動730余次。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黨委堅決扛起巡視整改主體責任,從嚴從實推動新一輪中央巡視整改與上一輪中央巡視整改、總行巡視常態化長效化整改貫通融合,扎實推進以案促改,加強干部監督和作風整治,不斷濃厚嚴的氛圍,繃緊管黨治黨“責任鏈”。
強化大行擔當
積極融入新重慶發展大局
積厚成勢,蓄力躍升。隨著多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機遇交匯疊加,各類利好政策、優質資源加速集聚,重慶,正凝聚奮進之力、激揚奮斗之志、踔厲奮發之姿,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作為國有重點金融機構,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堅決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主動融入新重慶發展大局,積極引導資金向重點區域、關鍵產業和重點項目傾斜,以“中行所能”全力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地方重大規劃落實落地。2024年,分行累計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綜合融資超1600億元。
面對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不斷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全方位匹配金融資源,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2024年,新增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項目貸款超36億元。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參與主體辦理國際結算超過50億美元,跨境人民幣結算超過120億元,為通道沿線企業提供跨境融資支持超過180億元﹔服務進博會、廣交會等重大展會,為各級政府出海招商和企業跨境交流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為全市2000余家進出口企業提供跨境結算服務超400億美元、跨境人民幣結算超1100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首次破千億元大關。支持鄉村振興,彭水支行順利開業,涉農貸款余額超140億元,累計實現定點幫扶捐贈超360萬元、消費幫扶近1450萬元。
產業發展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2024年,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立足區域協調發展,圍繞重慶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和“416”科技創新布局,戰略新興貸款投放超72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增速超12%,民營企業貸款份額持續提升。特別是聚焦重點領域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支持重慶新能源汽車戰略產業發展,重點車企授信余額超33億元,實現持續增長﹔支持重慶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產業和先進材料產業發展,貸款余額超43億元。
此外,該行還聯動中銀証券、中銀資產成立科創基金、政府產業基金,為重慶市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化提供一體化“商行+投行+投資”“融資+融智+融商”的全生命周期、全鏈條金融服務,不斷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添磚加瓦,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更多“中行力量”和“中行智慧”。
強化金融供給
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明了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繪制了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2024年以來,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宗旨,全面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強金融資源精准配置和資金支持,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積極行動並取得顯著成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進一步凸顯。
“智”啟新程,賦能創新引擎。2024年,該行科技金融貸款新增超60億元,增速超46%。成功落地重慶市首筆“科企梯度貸”,聯動中銀証券設立的璧山區科創基金成為集團科創母基金首支簽約基金。其中,“科企梯度貸”是在政府建立風險補償金提供增信的基礎上,與合作擔保機構,按照企業發展層級,對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性科技企業、高能級領軍企業,分別給予不同信用額度支持,具有速度快、額度高、費率低等特點,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同時降低融資成本。
“綠”色低碳,繪就生態畫卷。綠色金融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構建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是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為全力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該行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組織架構和政策體系,持續加快綠色金融創新。截至2024年末,綠色信貸較年初新增超163億元,增速近35%﹔綠色債券承銷金額超13億元。
“普”澤小微,呵護千行百業。該行持續深入探索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新路徑,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的難點和堵點,積極開發符合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農戶生產經營特點和發展需求的產品及服務,為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金融動能。截至2024年末,該行普惠貸款較年初新增超46億元,增速超36%﹔貸款戶數較年初新增超4300戶,增速超45%。
“頤”養長者,守護金色晚年。該行持續提高老年人的金融服務可得性,多渠道升級優化養老金融服務,持續提升銀發場景生態體驗。2024年,該行搶抓重慶市職業年金計劃分類改革機遇,職業年金受托資金增速近22%﹔企業年金受托資金、托管資金增速分別超55%、24%﹔個人養老金賬戶增速達80%。
“數”領變革,重塑服務格局。該行積極發揮國有大行優勢,以客戶體驗為中心、數字化轉型為抓手,持續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運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2024年,編制分行數字金融行動方案,制定26項行動措施,推動32個特色系統信創改造。數字人民幣消費額、二類及以上月活個人錢包市場份額達超61%與30%。
強化金融為民
著力打造高品質金融服務
近期,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在監管單位指導下,成功為重慶嘉寓房屋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嘉寓”)投放首筆住房租賃團體購房貸款4.88億元,用於其批量購買某項目存量商品房及后續裝修。
據悉,自2024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來,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高度重視、積極行動,緊跟政策導向,成立跨條線金融服務小組,迅速對接重慶嘉寓,了解其擬收購存量商品房項目貸款融資需求,第一時間為客戶提供專屬金融方案,迅速敲定為重慶嘉寓提供授信總量支持6.28億元,在授信方案明確后,該行還針對該項目建立了授信審批、放款審核的綠色通道,分支行聯動業務條線和風險條線同題共答,進一步縮短了授信審批時間。
金融照亮百姓“安居夢”,是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深度踐行金融為民理念的生動縮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積極履行國有大行的社會責任,深化金融服務內涵,延伸金融服務觸角,切實增強人民群眾金融服務的體驗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如,該行通過打造專屬服務提升服務質效,推出部隊醫院專屬消費貸服務方案,國家助學貸款投放金額連續兩年增長,提高金融惠民針對性。立足國務院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要求,助力打造外籍來渝人士支付環境,開設重慶首個“境外來賓支付服務示范點”,外卡無障礙服務得到監管、政府部門高度評價。通過建機制、強考核、溯源改、強服務、建隊伍,持續夯實消保工作基礎,打造具有中行辨識度的“消保妹妹系列”,觸達消費者超2400萬人次,全力構建“大消保”格局。
萬裡征程天地闊,揚鞭躍馬趁春光。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將牢記國有大行的使命與擔當,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終在黨和國家戰略大局中找准金融定位、履行金融職責,聚焦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准發力,推動金融供給實現“質”的改善,統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重慶現代制造業集群能級提升,在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自貿試驗區、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和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上力爭更大突破,堅定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文圖由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