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條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 加快建設新時代教育強市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盟民進教育界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在重慶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2025年03月08日09:17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重慶代表團、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和重慶各界人士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新征程上,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全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加快建設新時代教育強市,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必須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令人心潮澎湃。”全國政協委員、重慶理工大學校長劉小康表示,學校將努力把總書記的重要要求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提高人才自主培養水平,著力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在教育綜合改革上先行先試,全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聚焦“國家最緊迫、重慶最需要、學校最擅長”的領域持續深耕,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密位移測量科技創新策源地,全面提升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的優勢和水平,著力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開辟了道路。”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市教委總督學顧問曹清堯說,教育要著眼培養德才兼備、有德之才,首先要明確“德”的具象,“德”就是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抱負。其次,黨的創新理論要進教材、進課堂、進心裡,要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門課程。最后,教師要有嚴明的師德師風,校園要有德的氛圍,“德”是“才”的前提和根本,要積極樹立和大力表彰德育先進師生,把“德育標兵”作為優秀人才的重要標准。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意義深遠,為我們指明前行之路。”渝北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劉雪梅表示,全區教育系統將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屬性”,把“倍感振奮”轉化為“倍加勤奮”,圍繞建設教育強區總目標,深入開展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全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區“兩個創建”,系統推進教共體、教聯體、辦學治校聲譽評價“三項改革”,落實講政治、促公平、提質量、保安全“四項要求”,抓好黨的建設、擴容增量、五育並舉、強基培優、賦能增效“五個重點”,加快建設全市領先、全國一流、具有渝北辨識度的新時代教育強區,為渝北高質量發展貢獻教育力量。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總書記和委員們的互動,讓全國政協委員、民盟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重慶工商大學校長溫濤感觸頗深。他表示,深刻感受到堅持教育發展的長期主義至關重要。重慶工商大學將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綜合改革,建立高質量的高校教育體系,增強高校服務發展能力。以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為牽引,迭代升級辦學治校目標體系,加快建立國家和地區重大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專業調整機制與模式,更好服務新重慶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在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要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有效發揮指揮棒作用。要完善學校管理體系,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這是激發辦學活力的關鍵,也是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的重要法寶。”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教育集團黨委書記劉希婭表示,作為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名人大代表,她將結合謝家灣學校的辦學實際,啃硬骨頭、找新路徑,持續探索九年一貫制學校“低負擔高質量素質教育”的辦學模式,讓學生真心實意愛黨愛國,同時更具有學習內驅力、好奇心,更善於學以致用,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全區教育系統干部師生倍感振奮、充滿期待。”江北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譚洪表示,將全面加強黨建統領教育強區建設,強化“榜樣思政”育人品牌工程,深化“五個一點”五育融合實踐,建立分層分類高質量教師專業發展體,加強教育資源調配、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優質特色、職業教育貫通融通等,深入開展校地合作共育服務、科技創新教育服務、終身教育公共服務,以更高質量的教育增進民生福祉,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這給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重慶中醫藥學院黨委書記周建軍說,目前,“三類導師”已經在針灸推拿(骨傷)學院試點推行一年,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下一步,學院將圍繞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重慶教育現代化八項行動、“1+3+N”中醫藥科研融合創新體系建設,深化中醫藥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提高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推進“三棲名師”(會看病的教師、會教書的醫生、會育人的科學家)建設,推動“三類導師”在學校全覆蓋,為重慶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應用型人才支撐,努力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西部領先、全國知名的一流中醫藥大學。

打造校企地聯合創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好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突破計劃,打造校企地聯合創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這幾天,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AI大模型中心主任齊鵬一直忙個不停。趁著“DeepSeek熱”,在自主研發的“兆言”大語言模型的基礎上,團隊開發出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一體機,剛一上市就引起不少單位的興趣。齊鵬表示,下一步,他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打造多學科交叉研究的科研攻關團隊和全生態高端人工智能產業平台,讓人工智能快速賦能千行百業,助力重慶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愚表示,市科技研究院將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細化為路線圖和施工圖,聚焦重慶科技創新布局和產業發展需求,圍繞“先進材料+人工智能+智能智造”科研領域和重點主攻方向,持續在“科研體系重構、成果轉移轉化重構、人才隊伍體系重構和組織管理體系重構”上全面發力,建立完善以產業需求為牽引的有組織科研與應用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雙向賦能協作工作體系,著力推進企業高校創新聯合體建設,強化科技資源協同配置,不斷開辟向現代化制造業集群切換的科研新賽道,形成向先進制造業應用高度集中的科研成果,加快推動市科技研究院“應用基礎研究+產業技術攻關+成果轉移轉化”創新體系的重塑形成。

榮昌區科技局局長謝家平表示,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通過強化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創新鏈作用,結合榮昌國家高新區“2335”產業集群,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雙輪驅動”。通過實施重點科技項目和成果轉化“揭榜挂帥”,推動建設智慧畜牧產業創新聯合體、畜牧產業技術交易市場、概念驗証中心等平台,進一步培養集聚科研人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奮力打造科技創新先行區。(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王翔 羅靜雯 李志峰 李周芳 李珩 周尤 何春陽 張亦筑 佘振芳)

(責編:陳易、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城開高速大巴山隧道雙線貫通 全線預計2025年通車
  人民網重慶3月7日電 (陳琦、劉敏)3月7日上午,隨著最后一聲爆破轟鳴,國家高速公路G69銀百高速陝渝段重要控制性工程——城開高速大巴山特長隧道實現雙線貫通,標志著G69銀百高速陝渝段全線通車進入最后總沖刺,預計2025年內陝渝兩地同步建成通車,屆時陝西嵐皋至重慶城口的車程將由140分鐘縮短至40分鐘。 城開高速大巴山隧道雙線貫通。…
重慶:“智融惠暢”牽引 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
  港口、碼頭船隻晝夜不息,承載著經濟的脈動與活力﹔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搶抓生產,展現著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沃野田疇春耕備耕如火如荼,孕育著新年的豐收和希望……初春的重慶,處處迸發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近年來,隨著“智融惠暢”工程精准落地、深化推進,重慶金融綜合實力穩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有力有效,西部金融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張國忠代表:家校社協同 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豐都縣委書記張國忠。人民網記者 劉政寧攝 “對照當前家庭教育現狀與‘教聯體’等工作方案的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存在牽頭抓總部門統籌力度不夠、運行激勵機制不順暢等問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