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朱華榮: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 重慶勢不可擋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朱華榮在重慶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展示“阿維塔12”模型。記者 蘇思 龍帆 攝/視覺重慶
3月6日,重慶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華榮帶來的“阿維塔12”模型吸引了中外記者的目光。大家對長安汽車的“破繭成蝶”好奇之甚,對重慶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的興趣之高,以至於當晚9點,朱華榮又接受了媒體集中採訪,對記者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
重慶技術、人才、產業鏈優勢明顯
“這個車型有‘三高’,高顏值、高科技、高價值。”朱華榮介紹,“阿維塔12”將傳統汽車結構與現代藝術融合,無論是車身造型還是音響設備,都很容易讓人一眼愛上。同時,它集眾多技術應用於一身,能夠更好地保証用戶駕駛安全。
“它的大算力,等同於20多部手機或者20台筆記本電腦的算力,可以及時進行數據處理。”朱華榮補充道,它的造車成本卻僅為傳統汽車的1/7。
阿維塔僅是重慶加快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的一個縮影。
“放眼全國,重慶的工業門類齊全。”朱華榮直言,通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重慶汽車領域的技術、人才都十分優秀,產業鏈也十分完整。尤其是現在,重慶持續助力“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能級整體躍升,緊扣“416”科技創新布局,推出“渝車出海”政策規劃,這一系列組合拳很好地牽引企業向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不僅如此,重慶還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順江而下的物流優勢,這又能大大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基於這樣優越的綜合條件,長安汽車推出了“海納百川”行動計劃,在全球成立5個大區事業部,即中國區事業部、東南亞區事業部、中東非區事業部、中南美區事業部、歐洲區事業部,目前已經實現4個大區大批量制造生產銷售。
以“科技含量”增強核心競爭力
“長安在前些年也經歷過低谷期,但是2024年又助力重慶重回‘汽車第一城’。您認為之前的經驗教訓是什麼?這次又抓住了什麼機遇?”面對記者的提問,朱華榮不慌不忙給出了答案。
“汽車這個產業,起起伏伏是正常現象,因為這個產業有產品周期性。產品迭代的時候可能會經歷‘陣痛’,當然,發展得好與不好與產業結構也有關系。”朱華榮認為,最關鍵的還是要打造技術研發的核心競爭力,“參與競爭首先要有產品,產品背后是技術,技術背后是人才。”
長安汽車做得最對的一件事就是“轉向”。
過去,汽車產業的核心零部件主要集中在機械零件方面,隨著智能化、網聯化和新能源化的浪潮席卷而來,芯片、軟件、控制器以及算力算法等“軟實力、軟競爭力”逐漸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支柱。
這個時候,長安汽車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向科技公司轉型,希望通過強大技術支撐和人才隊伍,參與全球競爭。
“原來企業有工程師1萬多人,大多是機械工程師。現在工程師有1.8萬人,軟件、智能化人員已經達到5000余人,人才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朱華榮說,與此同時,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新變化。
對重慶來說,整個汽車產業同樣經歷過“陣痛”,遭遇過“水土不服”。
然而,憑借雄厚的工業基礎與健全的產業鏈,重慶汽車產業加速從傳統機械制造向高科技驅動方向進軍,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從單一制造向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邁進。
作為三大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之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正成為推動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前,重慶正在奮力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已聚集整車企業19家、具備年產近400萬輛汽車的生產能力﹔擁有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1200家,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動力。
用優秀產品和服務創造價值
朱華榮認為,從技術特性看,在AI等技術賦能下,汽車產業智能化核心技術已達到跨越式發展的臨界點﹔從發展趨勢看,2025年的中國汽車產業已經率先從“電動化上半場”轉向“智能化下半場”。
新的產業變革預示著激烈的競爭和新一輪“洗牌”,“內卷”自然也成了繞不開的話題。
朱華榮表示,過去,全球所有汽車品牌都來到中國,與此同時,中國又擁有眾多自主品牌,競爭異常激烈。但中國品牌仍然不斷成長壯大,逐漸走向全球。在這輪新能源、智能化發展中,競爭態勢依然激烈,一系列優秀的中國車企還是脫穎而出,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這個過程,也是從無序競爭走向有序競爭的過程。
“我們堅決反對‘內卷式競爭’,我認為應該通過科技進步打造優秀的產品、優秀的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這才是一個品牌的價值所在。”朱華榮說。
2025年,重慶市將錨定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的目標任務,力爭新能源汽車產量提升至130萬輛。目前,在重慶兩江新區,建設了西部第一個國家級的車聯網先導區,探索網聯場景深度融合的示范應用。
對於重慶汽車產業的發展,朱華榮表現出極大信心:“憑借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專業化人才優勢,重慶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展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而且勢不可擋,未來大有可為。我相信,重慶汽車品牌一定會在世界舞台上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何春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蔣凌峰:推進成渝地區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蔣凌峰。人民網記者 劉政寧攝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