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鬆山醫院睡眠中心:夢游並不神秘 實為睡眠障礙“睡行症”

生活中,你或許聽聞過夢游者的各種奇聞軼事,民間也流傳著不少關於夢游的神秘傳說,甚至還有人說夢游的人會無意識地做出危險行為。但這些說法真的靠譜嗎?重慶鬆山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余文娟表示,其實,夢游遠沒有那麼神秘,它只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醫學上叫做“睡行症”。
雖然名字裡帶“夢”,可夢游和做夢壓根不是一回事。一次完整的睡眠包含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期(REM)。夢游常發生在睡眠前1/3階段,也就是從NREM的慢波睡眠中覺醒時,而我們做夢大多出現在REM階段。而且,夢游者醒來后,往往對夢游期間的行為部分或完全遺忘。
示意圖。重慶鬆山醫院供圖
夢游時,人們會持續性意識模糊,即便起身下床活動,也很難被叫醒,身體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舉動,比如在客廳徘徊、翻找冰箱食物,甚至有人還在夢游時做出駕駛汽車這類復雜行為。
那麼,好好的人為什麼會夢游呢?主要有以下這些原因:
睡眠剝奪
發熱、過度疲勞、情緒長期緊張,或是某些疾病影響睡眠,都可能引發夢游。此外,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也可能增加夢游的發作頻率。
疾病因素
像甲亢、偏頭痛、腦損傷、腦炎、腦卒中這類疾病,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癲癇、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等容易導致睡眠覺醒障礙的病症,都可能成為夢游的誘發因素。
刺激因素
無論是身體內部的刺激,比如膀胱充盈,還是外界的噪音、光線等刺激,都有可能在特定情況下誘發夢游。
遺傳因素
研究發現,夢游和遺傳存在一定關聯。如果父母有夢游史,孩子夢游的幾率會明顯提高。
藥物因素
碳酸鋰、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三環類抗抑郁藥、5-HT 再攝取抑制劑等多種藥物,可能加劇或直接導致夢游。因此,服用這類藥物時,務必嚴格遵循醫囑。
當面對夢游者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千萬不要貿然叫醒他們,因為這可能會加重夢游者的意識模糊和定向障礙,甚至讓試圖喚醒的人遭受暴力攻擊。正確的做法是:
引導回床
首要任務是保護夢游者,避免其受到意外傷害,比如磕碰、摔倒等。然后,輕聲引導他們回到床上繼續休息,動作要輕柔,避免驚嚇到對方。
示意圖。重慶鬆山醫院供圖
調整作息與環境
幫助夢游者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証充足的睡眠。營造安靜、舒適、黑暗且溫度適宜的睡眠環境,有助於減少夢游的發生。
及時就醫
偶爾夢游不必過於驚慌,但如果夢游頻繁發作、白天經常犯困,或者夢游時的行為存在潛在危險,已經對生活造成困擾,建議及時前往專業的睡眠中心就診。(重慶鬆山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朱華榮代表:建議統一構建海外汽車市場共性數據庫
- 2025全國兩會期間,朱華榮在重慶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展示“重慶造”汽車模型。人民網記者 劉政寧攝 2025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建議,統一構建海外汽車市場共性數據庫,避免每個車企都需要單獨研究帶來資源重復投入,以此提升中國汽車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總體適應能力和競爭力。…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