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移動助力打造“生豬產業大腦2.0+未來豬場”

為有序推進生豬生產數智化轉型,加快形成生豬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示范帶動畜牧業高質高效發展,4月15日,重慶市“生豬產業大腦2.0+未來豬場”新聞發布會舉行,介紹了該產業發展模式的相關情況。
“生豬產業大腦2.0+未來豬場”產業發展模式,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聯合榮昌區政府攜手打造,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牽頭實施,重慶移動聯合國農生豬大數據公司深度參與,將成為推動重慶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據了解,該模式通過物聯網形成感知系統,用大數據構建決策中樞,借助智能設備實現精准執行,讓養豬從“靠經驗估算”轉變為“用數據精算”。
“生豬產業大腦2.0”是這一模式的神經中樞。通過功能的迭代優化,其已實現更精准的服務、更高效的監管以及AI賦能。當下,“生豬產業大腦2.0”已匯聚數據資源5000余萬條,納入產業主體20余萬個,完成5000余頭榮昌豬及10家專賣店豬肉的溯源試點認証,提供資訊服務超過300萬次。
從功能定位來看,“生豬產業大腦2.0”是產業知識庫和提供場景解決方案的能力中心,為產業發展裝上了“智慧芯”,“未來豬場”則是承載智能技術應用的物理實體和實現全鏈路智能化的高效率養殖場,為全市推廣打造了“樣板間”。
“榮昌豬”是中國三大、世界八大名豬之一,榮昌區以“榮昌豬”為特色的畜牧產業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基於此,在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雙昌”(重慶榮昌和四川隆昌)合作示范園內,由重慶移動參與打造的重慶首個“未來豬場”示范場現已建成。目前,場內存欄榮昌豬種豬370頭,年出欄仔豬10000頭以上。
與傳統豬場相比,這樣的“未來豬場”集成了智能監控、智能水電及料塔傳感等系統,實現了精准飼喂、智能環控、能耗控制、健康管理,人工成本降低約20%、飼料浪費減少約10%,每頭生豬節省養殖成本100至200元。
此外,“未來豬場”還裝備了畜牧AI一體機,可提供全天候智能問答服務。養殖戶不僅能通過它咨詢養殖技術、進行線上疫病診斷,還能預測市場行情、估算生產效益,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提高養殖效率與管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生豬產業大腦2.0+未來豬場”,重慶構建了雲養雲賣、統購統銷、保底收購的聯農帶農模式,已帶動310戶農戶飼養榮昌豬1204頭,戶均年增收800元左右。
作為技術合作方,重慶移動將積極發揮行業引領作用,持續為“生豬產業大腦2.0+未來豬場”提供5G網絡、物聯網平台、雲計算、大數據分析及AI能力等關鍵技術支持,並配合政府、聯合養殖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全力推動生豬產業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快速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張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