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商務兩部門攜手講解海外合規 助力重慶民企“走出去”

近日,重慶市稅務局、重慶市商務委聯合舉辦“渝稅通”大講堂,為30余家重慶民營企業代表詳細講解境外投資企業合規風險、境外投資備案管理等,幫助重慶民營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更好地應對跨境投資中的相關問題,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合規經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重慶民營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時,需要應對公司注冊、外匯管理、稅務合規等復雜的法律合規要求。合規風險因各國法律和監管制度的差異而異,了解並有效管理合規風險對企業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各國在公司注冊、市場准入、許可証申請等方面的要求差異顯著。”重慶市商務委對外經濟合作處副處長陳功銘提醒,有些國家對外資持股比例設限,如印尼要求使用當地貨幣注冊公司,對外資比例有嚴格規定。此外,市場准入還涉及行業准入條件和審批流程,特別是在美國和歐盟的金融、能源、通信等領域,企業需多次審批並符合高標准的合規要求。
稅收政策的變化是境外投資稅務風險的重要來源,不同國家的稅制差異可能導致企業面臨不同的稅率和稅收優惠政策。全球最低稅規則要求跨國企業遵循最低稅率的標准,從而減少跨國企業避稅的空間,保障全球稅收體系的公平性。“2024年,該規則在眾多國家(地區)落地生效。大家一定要關注投資目的地國家(地區)全球最低稅落地情況,做好稅收測算,遵守相關國家的征管規定。”重慶市稅務局國際稅收管理處副處長石媛媛表示,尤其是在過去四個財政年度中至少有兩年的合並收入達到或超過7.5億歐元的跨國企業集團,需要重新評估全球業務布局和稅務架構。大型跨國企業在相關稅收管轄區的有效稅率若低於15%,可能面臨被征收補足稅的風險。
轉讓定價問題也是境外投資中常見的稅務合規風險之一。“走出去”企業在設定內部交易價格時,需要考慮市場行情、成本結構等多種因素,合理確定交易價格,以符合各國的稅務要求。“企業可能會因為與關聯企業之間的交易定價不合理,或未能准備充分的轉讓定價文檔,而被國外稅務部門認定為存在轉讓定價問題,引發補稅和罰款的風險。”石媛媛建議,企業在境外投資前,應組建專業的稅務團隊,充分了解目標國(地區)的稅收法規,以確保合規。
開放是重慶的鮮明標識,渝企出海既是踐行國家戰略,也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布局。2024年,重慶對外非金融類實際投資6.3億美元。“重慶企業出海投資備案審批程序需要經過地方商務部門,即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所負責的新設境外子公司備案,以及並購境外公司的備案。”陳功銘介紹,申請人需要准備新設境外子公司申請書、國內投資主體的營業執照、設立境外子公司前期工作的情況說明等相關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投資主體在領取証書后的兩年內未進行相關境外投資,証書將自動失效。
《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以下簡稱《稅收居民証明》)如同中國居民在跨境經濟活動中的“稅收護照”,在重慶民企出海過程中同樣扮演著關鍵角色。隨著國內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投資目的地持續擴大,參與境外經濟活動的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需要用到《稅收居民証明》的場景也越來越多。“4月1日起,國家對開具《稅收居民証明》的四個方面事項進行了優化,分別是擴展《稅收居民証明》適用場景、業務全流程網上辦、調整《稅收居民証明》內容、壓縮辦理時限,將政策紅利直接轉化為企業競爭力,為企業‘走出去’按下加速鍵。”活動中,石媛媛介紹,企業可通過登錄電子稅務局網站,依次點擊“我要辦稅”—“証明開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開具”,按照系統提示填寫基本信息、上傳所需資料。若相關信息及資料符合受理條件,主管稅務機關將在7個工作日內辦結。開具完成后,企業可在電子稅務局網站首頁“我的提醒”處收到“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開具結果提醒”,下載《稅收居民証明》。
重慶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渝稅通”大講堂是重慶市稅務局“稅路通·渝稅通”品牌的系列活動之一,后續將持續發力,不斷探索管理服務一體化新舉措,聚焦“走出去”企業涉稅難題,以更專業的跨境稅費服務,助力“走出去”企業行穩致遠。(牟馨馨)
來源:重慶市稅務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