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全民共閱讀 滿城皆書香

2025年04月24日08:19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4月23日,重慶市全民閱讀品牌活動——2025巴渝書市在各區縣的新華書店與廣大市民見面。數萬種優秀圖書參與的惠民購書促銷、眾多主題豐富的閱讀文化活動,為廣大讀者帶來了一場豐富多元的文化盛宴。(主辦方供圖)

4月23日,重慶市全民閱讀品牌活動——2025巴渝書市在各區縣的新華書店與廣大市民見面。數萬種優秀圖書參與的惠民購書促銷、眾多主題豐富的閱讀文化活動,為廣大讀者帶來了一場豐富多元的文化盛宴。(主辦方供圖)

全民共閱讀,滿城皆書香。閱讀,讓生活更美好﹔書香,讓重慶更迷人。又是一年人間四月天,書香彌漫的重慶,處處好風景。四月是重慶市全民閱讀月,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流動著人與書的相遇,“書香重慶”建設,也因之擁有了厚重的底蘊。

全民閱讀,全民參與。當前,我市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正持續有效推進。在積極推進現代化新重慶文化強市建設中,以共同閱讀、融合閱讀、終身閱讀為代表的“新閱讀”理念,已融入城市肌理,與市民生活同頻共振。

共同閱讀

連接起人海中的你和我

從繁華都市到秀麗山鄉,從家庭書房到公共圖書館,在重慶,共同閱讀理念愈發深入人心,為社會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書香重慶”全民閱讀品牌越叫越響。

重慶為共同閱讀提供了生長的土壤。圍繞“書香重慶”建設,為了鼓勵和引導全民閱讀,我市每年重點舉辦3場閱讀主題會展。通過發布會發布上一年工作成果、全民閱讀評估指數。舉辦全民閱讀盛典,推選“最美書店”“最美閱讀空間”“全民閱讀點燈人”等先進典型和榜樣。推動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和提高閱讀產品供給質量、閱讀消費服務水平,豐富全市人民書香生活。年均開展全民閱讀活動9000多場次,惠及1300多萬人次。

著力實施多項閱讀促進計劃,為共同閱讀提供支持。比如,實施鄉助閱讀公益計劃,倡導鄉助山野、感恩惜福理念,通過拓展閱讀空間、配套閱讀設施、開展閱讀活動等,帶動農家書屋更好地發揮實際作用﹔實施城市閱讀空間計劃,在商場、寫字樓、電影院等場所集中推出1000個功能多元的閱讀空間﹔實施青春閱讀夢想計劃,匯集重慶100多所大中小學校校長組建重慶校長讀書會,為不同階段學生推薦好書等。

共同閱讀,還意味著不同文明和國度間的閱讀互動,不斷擴大共同閱讀的“朋友圈”。比如,重慶近日舉辦的“中外青年萬裡讀行”活動,通過搭建開放包容的中外青年對話平台,通過讀書沙龍、實地探訪、青年論壇、直播和短視頻等方式,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年的深度理解,在交流中消弭文化隔閡、增進友誼,打造一場中國青年走向世界、世界青年讀懂中國的文化之旅。

社群閱讀也是共同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慶市全民閱讀活動辦公室指導下,由重慶出版社建立的城市文化品牌“螞蟻找書”,正致力於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熱情且具有懷舊情懷的讀書社群。該社群以書籍內容、閱讀、文化體驗延展為方向,以朴實、親切且多元化的形式為載體,持續舉辦“閱讀+內容”的活動,讓更多青年學者、青年文化愛好者走上講台分享閱讀和生活。

融合閱讀

探索讀書的豐富可能性

數智時代,人工智能正在不斷重塑我們的日常生活。數字技術與全民閱讀融合共生,以更新穎、智能、高效的形式進行融合閱讀,深刻影響著閱讀鏈上的每一環,持續刷新每一位讀者的閱讀體驗。

4月23日,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為6.7億,同比增長17.52%﹔我國數字閱讀市場總體營收規模為661.41億元,同比增長16.65%。數字閱讀已蔚然大觀,以之為重要特征,融合閱讀讓讀書的邊界不斷突破,可能性得到不斷探索。

重慶多次入選中國數字閱讀大會“十佳數字閱讀城市”榜單。該榜單綜合了城市數字閱讀滲透率、普及率等整體性指標,以及人均數字閱讀時長、數字閱讀次數、數字閱讀的書籍量等個人指標。數字化閱讀質量和水平的同步提升,背后所折射的,正是融合閱讀理念在重慶生根、枝繁葉茂。

為了推動融合閱讀發展,近年來,重慶先后推出了數字圖書館、數字農家書屋、手機App閱讀、書香重慶微信公眾號、新華閱淘網等新興閱讀載體和渠道,構建起鏈接廣大城鄉的數字閱讀網絡。

我市全民閱讀品牌活動之一的“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也是融合閱讀的重要代表,該活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載體,打通“三維”閱讀空間渠道,成為全國同時推薦圖書電子版、有聲版、紙質版的薦書活動,被廣大市民視為全民閱讀活動風向標。

融合閱讀還體現在碎片化閱讀、整本書閱讀、主題性閱讀,以及一個場景裡多種閱讀方式的融合。在重慶,坐軌道交通時打開微信讀書等手機應用,利用通勤時間碎片化閱讀的市民,已經成為一道風景。分布於全市軌道交通站點的“巴·掌書”,更讓閱讀實現在方寸之間。一年多來,該項目如同一顆文化種子,在重慶這座山城的脈絡中生根發芽,滿足著市民及游客多樣化的閱讀需求。

終身閱讀

向學習型社會穩步邁進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勤學善思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方興未艾,正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學習、生活方式,閱讀也變得更加智能、高效、便捷、有趣。對人類社會來說,閱讀永遠是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終身閱讀是支撐終身成長的關鍵,更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基石。

倡導終身閱讀是重慶全民閱讀一大工作主題。2020年,市人大常委會立法明確每年4月為重慶市全民閱讀月,將“各級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積極推進全民閱讀,完善並充分利用全民閱讀設施,組織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提供全民閱讀服務,培養公眾閱讀習慣”寫進《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辦法》。2022年,建立了由宣傳、教育、文化旅游等34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重慶市全民閱讀工作聯席會議機制。2024年,推出“書香重慶”標志和卡通形象“書書”和“香香”。

為了保障終身閱讀的有效開展,重慶持續推動全民閱讀五大服務平台的構建。包括實體書店、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骨干平台,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和社區書屋、農家書屋、機關企事業單位圖書閱覽室、消費領域新型文化業態等基層平台,“書香重慶”公眾號、“學習強國”數字農家書屋、“百本好書送你讀”項目等數字平台,重慶市全民閱讀月、“書香重慶”系列活動等活動平台,市級財政實體書店扶持資金、發行業“放管服”改革等政策平台。目前,全市文化館一級館率95%,公共圖書館一級館率90.7%。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增至746平方米。建設(村)社區書屋11000多個,建設圖書館分館1800多個並實現全市鄉鎮(街道)100%覆蓋。市財政近年投入1000多萬元扶持實體書店,新華書店始終發揮主渠道作用,西西弗書店為全國最大民營書店,建成140多家融合閱讀、展覽沙龍、輕食餐飲服務的“24小時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文化業態。

全民閱讀,閱見未來。滿城書香,浸潤日常。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現代化新重慶未來可期!(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趙欣)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