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兩萬多家企業免費用上信用預警“神器”

近日,記者從璧山區發展改革委獲悉,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織密市場“防護網”,該區推出“CD級信用評價企業預警”應用,將風險預警響應時間從過去的3—4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預警處置效率提升75%。
“過去,由於缺乏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動態監管體系,部分長期處於失信狀態的企業擾亂了公平競爭秩序,增加了企業交易成本,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埋下隱患。”璧山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歐林說,可靠的信用評價和查詢體系,為市場各方提供了交易便利。
近年來,市面上雖然出現了一些企業信用查詢軟件,但需要付費使用,且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信息可靠度存疑等弊端。
今年初,璧山區在全市率先推出“CD級信用評價企業預警”應用。該應用接入全國企業信息數據庫,供璧山區內兩萬多家企業免費使用。
對企業端而言,區內企業通過在線注冊使用“璧信通”,就可以實時查詢合作單位的基本信息、經營信息、經營風險、司法風險等,從而規避潛在風險、降低交易成本。
重慶德工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就依托該應用緊急叫停了一筆50萬元的風險訂單。公司總經理廖建說,今年4月,他們在一場專業機械展上認識了一家外地企業,准備從這家企業採購一批價值50萬元的傳動零部件。
“這家企業對交付標准和交付周期都做出了承諾。”廖建回憶,由於是初次打交道,他們便使用璧山區信用賦能企業服務小程序對這家公司進行查詢,發現對方企業隻有6個人,還有10項失信被執行人信息、19項限高信息、60余條法院開庭信息。廖建和公司採購部門警惕起來,讓對方在線提供相應資質和生產環境照片等信息,但對方始終無法提供,“我們據此判斷這家企業存在履約條件差的風險,遂立即終止了合作。”
對政府職能部門而言,“CD級信用評價企業預警”應用為監管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歐林說,他們通過搭建璧山區企業信用監管數智預警中樞,將區內兩萬多家市場主體按照信用等級分為A級綠色管理,B級黃色管理,C、D級紅色管理。其中,A級企業推行“無事不擾”﹔B級企業開展季度風險評估,加強信用風險預警﹔C、D級企業則實行“周監測、月走訪”,建立重點監管台賬。目前,該數智預警中樞月數據處理量達30萬條,實現了信用數據實時更新、智能分析、風險快速識別,將風險預警響應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劉翰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畢業即失業”?川美院長:藝術有“大用”
- 人民網重慶6月28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7日晚,四川美術學院舉行2025屆畢業典禮,院長焦興濤在致辭中,從一個月前與學生的一頓特別飯局談起,直面網絡“畢業即失業”的疑慮,深入剖析了藝術價值、學習真諦與健康意義,為全體畢業生獻上一份直面時代叩問的成長指南。 焦興濤在演講開篇分享了一個月前的親身經歷:一個傍晚,他在學校操場跑步時,遇到一群正在上體育課、喊著“跑不動”的學生。…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