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丨“成都經驗”“濟南做法”解碼城市治理共同體建設路徑
10月29日上午,“建設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打造人人參與的城市治理共同體”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平行論壇在渝舉行。成都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李軍、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英濤圍繞文明城市與社會治理建設,分享兩地探索路徑與實踐經驗。

成都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李軍作主題分享。活動方供圖
成都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李軍圍繞“堅持黨建引領 深化共建共享 努力探索超大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新路徑”作主題分享。他說,近年來,成都堅定不移抓基層打基礎、優服務惠民生,黨建引領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正加快形成,為成都蟬聯6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連續16年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市”提供了堅實的基層基礎和良好的社會氛圍。
李軍說,成都堅持還權賦能做強鎮街,實施多輪鎮街管理體制改革,把黨委領導統籌各方的龍頭舞了起來﹔堅持重心下移做優社區,實施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改革,把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的作用強了起來﹔堅持末端發力做精網格,實施黨建引領“微網實格”治理原創性改革,把為民服務守護平安的責任擔了起來﹔堅持有形有效做活治理,創新社會多元參與基層治理機制,把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樹了起來。
李軍表示,成都將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共建共享為路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打造城市價值共同體、發展共同體、治理共同體、生活共同體、行動共同體,讓社會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英濤作主題分享。活動方供圖
濟南,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因泉水而聞名。千年不息的泉水,滋養著這座城市,也塑造了“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溫潤品格。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英濤在題為“以高水平城市文明塑造現代化人民城市”的主題分享中,通過四則故事,分享了濟南在文明城市建設中的探索與成效。
在“‘文明獎牌’背后的人民理念”故事中,李英濤回顧了2017年邀請市民為濟南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揭牌的場景,談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生動實踐。在“‘十米車廂’展現的育人之道”故事中,李英濤以公交車“十米車廂”為載體,介紹了濟南推動全環境育人的具體做法,展現城市在潛移默化中培育文明風尚的實踐路徑。在“‘青山入城’鋪就的生態底色”故事中,李英濤分享了“推窗見綠色、出門入公園、畫裡來休閑”的泉城市民生活新常態,展現濟南在城市發展中為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所作的努力。在“‘愛閱之城’傳承的歷史文脈”故事中,李英濤從一個堅持了14年的“周三讀書會”,講到濟南用人文精神滋養城市、滋潤市民的堅持與創新。
“泉生濟南,文明潤城。”李英濤表示,濟南將繼續以民為本、以文為脈、以行踐德,在高水平城市文明建設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努力塑造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更具魅力的現代化人民城市。(李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