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组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检查考核

人民网重庆11月27日电 11月25日,为落实最高法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部署,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率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组一行来到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检查考核重庆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召开会议专题听取汇报。
参观专题展。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供图
汇报会上,市高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汇报了重庆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听取汇报后,于慈珂对重庆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重庆法院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队伍建设、机制创新、理论创新等方面卓有成效,充分发挥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
此外,检查考核组成员还就区块链应用、驰名商标认定、恶意诉讼的司法规制、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等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重庆法院多措并举,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牢固树立保护创新的审判理念。2008年在全国法院率先提出“用创新的方法保护创新”,积极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和高质量发展;在率先于基层法院设立“三合一”知识产权审判庭、跨区域管辖的基础上,2014年在基层法院设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庭。
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成立重庆知识产权法庭,突出“全域管辖、三级联动、三审合一”优势;构建1+1+2+N的审判格局,积极推进“案件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程序集约化”审判体系。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委会平台作用。在最高法院指导下,加强审判理论创新,促进理论与审判实务的融合。自专委会2008年成立以来,召开各类研讨会20余次,联合举办“中国知识产权法官讲坛”47讲,编辑出版《中国知识产权审判研究》7辑共400余万字。
积极培育典型案例。健全点线面结合的案例机制,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案例体系,近年来共有49篇案例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案例”“中国法院年度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百篇优秀文书”等;多次中标最高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有的被评为优秀课题。
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加强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突出成渝合作,先后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备忘录、合作协议,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研讨会与业务培训,共同发布白皮书、典型案例,联合召开法官联席会并发布会议纪要。(胡虹、刘洋、胡雅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