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推荐

第3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力争年底前发布

2021年12月10日12:51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12月10日电 (刘政宁、许琳珮)自去年12月31日第一批95项“川渝通办”事项实现以来,今年3月,川渝两省市推出第二批115项“川渝通办”事项。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发布实施。

  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今日召开“川渝通办”改革成效新闻发布会。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邓远峰介绍,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已于今年10月如期实现。截至今年11月底,两批共210项“川渝通办”事项累计办件量超过589万件。今年以来日均办件量1.8万件,较去年的日均1.5万件增加了20%,为两地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务实的政务服务。

  川渝营业执照互办互发

  税务领域实现“全程网办”

  邓远峰介绍,“川渝通办”促进市场活力加速释放。精准对接市场主体生产经营需求,着力降低市场主体两地奔波的时间成本、经营成本。

  川渝营业执照互办互发。推动市场准入异地同标,实现“1日办结、零跑动”,便利1.28万个市场主体在川渝两地异地兴办企业。

  税务领域实现“全程网办”。打通两省市“财税库银”通道,将原耗时3—5天的跨省市缴税流程优化为全程在线、当日入账,两地纳税人跨省市缴纳税款2.04万笔,入库税款3.3亿元。推出川渝纳税人“一键迁移”功能套餐,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实现迁出手续“即时办”,迁入手续“自动办”。

  物流运输更加便利。1188家市场主体在川渝两地申办公路超限运输许可7016次。今年以来,经高速公路往来成渝的货运量达3.24亿吨,同比增长19.56%。

  服务两地人员流动和异地就业安家需求

  累计办理川渝跨省市户口迁移7.7万余人次

  邓远峰介绍,“川渝通办”促进人员流动方便顺畅,全方位服务两地人员流动和异地就业安家需求。

  跨省市户口迁移实现“一站式”办理。群众迁移户口无需再回原户籍所在地,就近可办、立等可取,累计办理川渝跨省市户口迁移7.7万余人次。

  据统计,四川迁入重庆居前3位的是广安市、达州市、南充市;重庆迁入四川居前3位的是合川区、万州区、渝北区。

  推动人才职称互认。专业技术人员跨省市流动无需重新评审或确认,惠及574万名人才。促进招聘信息互通共享、职业指导互认共建,帮助14.27万名求职者在川渝两地成功就业。

  推进证照共享材料免提交。“渝快办”“天府通办”平台共归集电子证照数据1.7亿条,推动数据自动核验,减少申请人填写信息和提交材料,大幅提升办事体验。

  证照互认亮证通行。积极推动营业执照、医保凭证、驾驶证、行驶证、社保卡等10类电子证照实现川渝共享互认。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跨省出行、公积金互认互贷更便捷

  邓远峰介绍,“川渝通办”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开展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六大行动。

  成渝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实现“一卡通”。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图书馆,可使用社保卡一卡通行,便利两地市民借阅图书11.4万人次。联合打造1438个社保卡通办服务网点,便利1.5万余名群众就近办理相关业务。

  住房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累计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1万余人次、金额1.73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3683笔,金额13.49亿元。试点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政策,8.5万余名灵活就业人员在川渝两地享受住房公积金,缴存资金超过2.1亿元。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无缝衔接”。为流动就业人员“一站式”办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有力保障2.8万名参保职工权益,涉及企业1.4万家。

  异地就医“即时办”。开通跨省住院(门诊)直接结算医疗机构1.5万家、定点药房2.8万家。川渝两地跨省普通门诊直接结算政策惠及近80万人次。

  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力争年底发布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胥云介绍,今年10月底,川渝两地结合国家“跨省通办”任务清单,共同谋划并梳理形成了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建议清单。11月初,两地分别向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截至目前,共计8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拟纳入第三批事项清单,主要涵盖税务、交通、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16个行业领域,与企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紧密相关。

  胥云表示,根据工作计划,第三批事项清单将采取“政府端菜+群众点菜”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梳理形成的第三批83项建议清单,已挂在了“天府通办”“渝快办”两个一体化平台的“川渝通办”专区,公开征求意见,将根据意见建议,及时对清单进行修改完善,争取在年底前发布实施。

(责编:盖纯、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