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视频>>要闻

小儿斜弱视很常见 尽早治疗是关键

2021年12月29日14:31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观看人民网视频访谈,我是主持人文彦。斜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眼病,危害眼部发育与视力健康,因此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那么,引起斜视和弱视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治疗呢?今天我们邀请到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小儿眼病专家岳以英教授走进演播厅,跟我们一起来聊聊小儿斜弱视的相关问题。岳教授,您好!

  岳以英: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请问岳教授,什么是斜弱视呢?

  岳以英:斜弱视是两个概念,即斜视和弱视,是小儿眼科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儿童时期导致视觉发育障碍的主要眼病之一。斜视是指双眼任何一眼视轴偏斜的临床现象。可因双眼单视异常或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引起。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两只眼睛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一只眼睛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睛就发生了偏斜。根据斜视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水平斜视中向鼻侧偏斜为内斜视,向颞侧(即耳朵)一侧偏斜为外斜视,垂直斜视患儿可有“歪头视物”现象。

  弱视是指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异常的视觉经验(包括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眼。弱视诊断时需要参考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下限,一般3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4-5岁为:0.6,6-7岁为:0.7,7岁以上不低于0.8。

  主持人:斜视和弱视引起的原因是什么?

  岳以英:斜视的病因复杂,目前尚不明确。涉及眼部解剖异常、神经支配异常、屈光与调节因素、遗传因素等。儿童斜视可由遗传、染色体变异等因素所致。成人斜视多由后天疾病、外伤、肿瘤或炎症等所致。弱视的原因主要有单眼斜视、未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形觉剥夺4个方面。

  主持人:一旦发生斜弱视,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

  岳以英:斜视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影响外观,引起心理发育障碍;其次丧失双眼单视,立体视功能,无法做精细操作;再者可能会引起弱视;最后,垂直斜视还会导致歪头视物,影响肩颈、脊柱及面部的发育。而弱视危害主要影响是视力低下,影响眼睛获取知识信息、影响智力发育等。

  主持人:那么,斜弱视应该怎样治疗呢?

  岳以英:斜视的话,首先需要到医院检查,明确斜视的类型。一般来说,除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可以配戴眼镜行光学矫正,小角度间歇性外斜视早期可以保守治疗以外,一般情况下斜视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需散瞳验光、配镜矫正屈光不正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此外,遮盖优健眼、精细的视觉刺激训练弱视眼也是常用方法。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大部分的斜视都需要手术进行矫正,那么,斜视手术的风险大吗?

  岳以英:斜视手术是将附着在眼球外壁的肌肉移动位置,来调整眼球视轴方向,从而达到双眼正位视的目的。对眼球内部结构几乎没有影响,也几乎不影响视力,是风险相对较小的眼部手术。

  主持人: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太小,能不能等长大点再来手术呢?

  岳以英:斜视不仅影响外观,也会影响立体视功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经专科医生检查评估,有手术适应症,一般来说要尽早手术,以帮助恢复双眼单视和立体视功能。弱视的治疗强调早发现,早治疗,这样会使治愈率大大提高。弱视的治疗的预后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6岁前是治疗儿童弱视的最好时机,超过12岁,治疗效果有所下降,成年后治疗较难有效。但弱视训练也不拘泥于12岁的年龄限制,实践证明,对12岁以上的患儿系统治疗后也不乏良好效果者。

  主持人:一般情况下,弱视接受治疗后多久能恢复?

  岳以英:弱视治疗恢复时间长短与弱视的类型和治疗年龄密切相关,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时间短。

  主持人:那么,弱视治愈后会不会复发呢?

  岳以英:弱视治愈后有复发的倾向,要有一个巩固疗程的阶段。一般是1-3年,为了巩固弱视治疗的良好效果,须遵循医嘱,决定停止治疗时间。

  主持人:弱视儿童吃哪些食物可以对视力起到帮助的作用呢?

  岳以英:首先,多吃富含维生素A、β胡萝卜素、叶黄素等食物,有利于改善儿童的视力。其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以免导致营养物质缺乏加重病情。最后,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儿童眼睛的发育。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岳教授的分享,同时也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岳以英:再见!

(责编:刘祎、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