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城乡建委出台专项规划,对74处现有易涝点实施整治
2025年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市住房城乡建委近日出台《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修编)》(简称《规划》)。《规划》要求,到2025年底,全面消除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为什么遇到强降雨天气,中心城区道路容易出现积水?市住房城乡建委排水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重庆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层次丰富,地形起伏,呈现立体空间特色;城中分散有较多山体,山地陡峭,暴雨时存在山水汇流进入城市区域的现象;加之道路纵坡较大,道路径流汇流速度快、历时短,雨水多汇流聚集于下凹式立交桥、下穿道、陡坡接缓坡路段等低洼区域。加快构建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提升城市韧性势在必行。
《规划》梳理出74个现有易涝点,包括渝中区化龙桥街道天地湖瑞天路中段公交车站、江北区北滨二路往北滨一路江北城隧道、沙坪坝区汉渝路下穿道等。这些地点积水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管网病害或雨水篦子堵塞造成。
针对上述问题,《规划》提出,以城市易涝点、立交桥下、地下构筑物、棚户区和窨井井盖为重点,开展内涝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建立易涝点和隐患点整治台账、责任清单和整改方案。同时,针对上述74处易涝点,按照“一点一策”原则,结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以流域为单元推动流域内易涝点的“动态清零”。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时期,中心城区除了加快推进排水设施补短板工作外,“智慧排水”系统建设也将更有力地保障市民出行。
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排水防涝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可对城区内涝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在出现内涝时能加强决策判断,快速响应指挥调度。今年,这个平台升级改造工作即将完成。升级改造后的“智慧排水”系统将具有排水一张图管理、强化内涝预警报警管理等功能,还能通过各种大数据分析手段,实现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内涝事件的基础预测。(记者 廖雪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