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抗疫故事
2022年11月16日08:09 | 来源:重庆日报网

一个女儿回不了家,一群“女儿”上门来
故事主角 曾家镇汤家社区工作人员
11月15日,重庆高 新区曾家镇汤家社区学 城雅苑小区,岑永芳向为 她送餐的社区工作人员 竖起大拇指。 首席记者龙帆 通讯员雷键摄/视觉重庆
11月15日11时许,重庆高新区曾家镇汤家社区学城雅苑小区,社区书记刘小容、社区工作人员何艳和网格员段梦玲走到1栋楼下,眼见住在3楼的岑永芳正好在阳台上,赶紧把手中提的袋子举得高高的,不停挥手示意。
“岑孃孃,看到我们没有?给你送饭来了!”
今年78岁的岑永芳,是一名聋哑老人,原本和女儿程贤萍同住。程贤萍由于疫情在单位实行闭环管理。11日下午,她拨通了社区助残员的电话求助。
“我妈妈是聋哑人,一个人在家,你们能不能帮我去看看?”
“马上安排人去!”
“我们每天给岑孃孃送午饭和晚饭,再拿些水果、面包和蛋糕。”从当天开始,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和楼栋长就成立起了服务小分队。
15日中午,看到大家送来了午饭,又提着两袋柚子、面包和蛋糕到家里来,岑孃孃开心得像孩子一样。
“有什么需求给我们说。”趁岑孃孃吃饭时,刘小容拿出纸和笔,写下了这句话,一个字一个字指给她看。
尽管无法用言语表达,但激动的岑孃孃一边吃,一边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对这一群“女儿”表达感谢。
“每天社区助残员都会给我反馈妈妈的情况,有时候还会拍照片发给我,真的很感谢!”记者电话联系上程贤萍时,她激动地说。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也是服务群众的基础单元。老百姓静下来了,我们更要提高精准管理和精细服务水平,让抗疫有力度更有温度。”曾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席记者 张亦筑)
![]() |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为何要投用方舱?进入方舱的感染者什么时候能出舱?
- 人民网重庆11月15日电 (刘政宁、姚於、刘敏)11月15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重庆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罗飞介绍,方舱医院不是集中隔离点,而是医院,它承担了紧急救治、外科处置和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