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医生的话|正确认识肺结节,科学防癌
人民网重庆4月19日电 (陈琦、刘祎)近年来,随着大家对健康体检越来越重视,不少人在拿到体检CT报告时看到肺部有“结节”的字眼。继而开始担惊受怕:肺结节,到底严不严重?查出肺结节怎么办?如何科学预防肺癌?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人民网重庆频道特别邀请到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丽、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维益为我们解答。
为何“肺结节”越来越多
杨丽介绍,肺结节其实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指胸部CT上看到≤3cm的肺部阴影,>3cm称为肺部肿块。此类结节常缺乏特征性而难以确诊,但患者和家属常因对肺癌的恐惧而导致极大的焦虑和不安。
访谈现场。曾英豪摄
为什么身边检查出患有肺结节的朋友越来越多?杨丽称,近年来,大家采用胸部CT体检替代X线胸片的越来越多。胸部低剂量CT检查对比胸片来说,就像高清电视画面一样,让以前胸片不易发现的肺结节无处“藏身”,被检查出来了。
“此外,由于空气污染、吸烟、二手烟、不环保的装修、厨房油烟、职业暴露,以及免疫力低下导致的结核、肺炎、霉菌感染等肺部感染,最终都可能会导致肺结节的发生。”杨丽分析。
肺结节不要慌!96%左右为良性
杨丽称,引起肺结节的原因很多,并不一定都是肺癌。目前我国肺结节人群上亿,一半左右都是5mm以下的肺微小结节。仅有4%肺结节考虑为恶性,96%左右为良性。其实从结节发展到癌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不必要谈结节色变。
“医生会根据这个肺结节的大小、直径,根据它的边缘密度发生变化没有,通过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数的观察,如果有变化了,我们才去决定手术干预。”杨丽表示。
访谈现场。曾英豪摄
5毫米以下的肺结节,一般来说不用着急看诊,一年随诊一次就行;5毫米以上的肺结节,不论单发或者多发,需要请专科医生看诊初步评判;如果是8毫米以上就要引起重视了,需要尽快确诊。
生活中如何预防肺癌?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疾病十分重要。“生活规律、注重睡眠、科学饮食、戒烟戒酒、多多锻炼,让身体和心理都维持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李维益说。
既要避免肺部小结节的过度诊断和治疗,也要重视恶性肺结节的早诊早治。杨丽建议,以下这几类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CT筛查:
年龄40岁以上,且吸烟史≥20年,每天≥20支,或每天吸烟的支数×烟龄≥400,戒烟时间<15年;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有肺癌家族史;既往有肺部疾病史(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等);有环境或者高危职业暴露史。
结节和肿瘤的治疗应当交给专业人士。杨丽表示,一旦体检查出结节,应当首先找一位专业的医生,让医生来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应当如何处理,“该观察的观察,该手术的手术”,在专业指导下开展相应治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