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人民日报记者遍神州

4年多来,重庆医疗服务围绕“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发力

一点一滴改善 提升就医体验

本报记者 常碧罗
2023年04月19日10:4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核心阅读

  2018年起,重庆启动以“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为内容的医院建设,推进全市医疗服务改革。截至目前,已评出优秀医院66家,带动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和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医院满意度由全国中等上升至前列,进一步充实了患者“满意清单”。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8日 13 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8日 13 版)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走廊拐角处,两名儿童治愈出院,照顾他们的医护人员送上祝福;

  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内车辆来往,秩序井然;

  动动手指,在家也能线上问诊名医,互联网医院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

  2018年起,重庆启动以“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为内容的医院建设,推进全市医疗服务改革,出台实施方案和评审办法。

  截至目前,已评出“美丽医院”66家,带动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和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医院满意度由全国中等上升至前列,进一步充实了患者“满意清单”。

  环境升级

  让患者更舒心

  来到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目之所及处,医院设置了许多长椅。道路两旁,广场上,医院大楼前,等待诊疗结果的过程中,来就医的市民在长椅上休息。

  一点点微小的改变,为患者带来了很多暖意。

  作为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三甲医院,如何提升患者的就医舒适度,在这个问题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没少下功夫。

  “以前,这里的业务用房建筑风格杂乱,外墙瓷砖部分脱落,空调外机箱位参差不齐,既缺乏美惑,还存在安全隐患。”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以“美丽医院”建设为契机,对院区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建设车辆换道,形成院内交通“微循环”,人车分流,提升就医效率;改造外科大楼地下楼层污水管网,地下污水直排能力提高90%以上;启动各楼栋的旧房装饰改造工作,外立面装饰一新……仅仅7个月时间,医院面貌脱胎换骨。

  面对“停车难”这一就医“痛点”,沙坪坝区政府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在大门外设立了立体停车位,缓解院门口的交通拥堵。一系列举措让医院环境发生了改变。

  璧山区人民医院院长郭进军介绍,医院已在80%的病房设置独立卫生间,公共厕所设置全自动化感应水龙头、擦手纸等设施,并安排专人保洁,还增设了无障碍设施、母婴室、紧急呼叫系统等。

  现在,重庆各家医院环境更美了,厕所卫生更好了,停车找车位更方便了……全市各医疗机构立足自身实际,通过一个个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就医环境,提升患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4年多以来,重庆公立医院业务用房突破1300万平方米,陆续新建投用了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江南院区、璧山区人民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两江院区等一批新医院或院区,已创建无烟医院1192家,获评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35家、生态文明示范医院50家。

  智能服务

  让患者更放心

  午饭时间,徐伟没闲着,在手机上给患者调整用药:“根据你的血常规,需要再加一片药。”作为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生,徐伟已经习惯了网上为慢病患者诊疗。

  “糖尿病、甲亢等一些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按周、按月调整用药剂量。”徐伟告诉记者,现在,患者不再需要定期来医院挂号排队,线上就可以问诊。目前,徐伟每个月会接待700余人次的线上问诊。“在线问诊过程中发现患者病情出现异常,我可以及时帮他们预约检查、预约住院,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2021年5月,三峡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三峡医院”手机APP正式上线,主要用户是慢病和需要定期复诊的患者。互联网医院随访中心的人员会依据医生制定的随访路径和在线门诊时段,定期安排好出院、门诊和体检。患者在线与医生进行视频复诊或图文复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开具处方,医院将药邮寄到患者家。

  最近,重庆市渝北区市民张桂枝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就用手机成功预约第二天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科号。

  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推出全新的挂号服务模式——非急诊号全预约挂号,让“数字多跑腿、患者少跑路”,旨在缓解患者挂号、候诊、缴费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等问题。

  在重庆市中医院,患者看完病,不必排队取药,只要在就诊时向医生提出需要配送、完成支付流程后,即可在家坐等煎好的药剂上门——这是该院打造的智慧药房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中药代煎、送药上门、药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取药就像取快递一样方便。

  数据显示,4年多以来,重庆新增三甲医院5家,总数达到44家,二甲医院实现区县全覆盖。医院建设,不仅让患者感受到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还让患者感受到重庆市各级医疗机构就医环境的改善。

  “文化”搭桥

  让医患更贴心

  小朵和小桑从外地来重庆研学,没想到,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的一次常规体检,却查出了心脏疾病。为了让两名小朋友安心接受治疗,医院派出专业的社工,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在医院的儿童活动中心,“开往春天的列车”“童心诊所”“绘画图册”……各类儿童玩具,良好的医患沟通,舒缓着就医儿童和家庭的情绪压力。

  “小朋友,明天我们就要打针了,是什么感觉呢?就像被蜜蜂叮了一下。”社工范筱正在为孩子们做术前的心理辅导。为了让孩子们更加配合治疗,减少恐惧感,医院通过社工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桥梁。

  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院搭建了视听平台,让肿瘤患者和家属能够来这里放松情绪。“有雨滴的声音,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还有鸟鸣,我们希望通过大自然的声音和景象,让患者暂时摆脱疾病的痛苦。”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重医附一院,由14名优秀的医院退休专技人员组成“夕阳红”南丁格尔志愿者导医队,为患者提供导医服务,并根据季节变化,弹性安排挂号人员、导医等提前上班;努力提升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

  不仅是对患者,面对医生的高压工作环境,不少医院也有针对性地为医护人员提供人文关怀。

  “只有拥有了好的工作环境,职工的积极性才能更高,医院也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郭进军说。近年来,该院不仅设置了独立的医护办公和值班室,还建立了职工瑜伽室、篮球室等人文阵地,进一步提升了医务人员生活工作品质,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重庆市中医院为提升职工素养,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人文培训讲座,建设学习型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设“精神堡垒”雕塑,体现“大医精诚  医者仁心”的人文理念……

  “以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为主要内涵的医院建设,补上了此前各级医疗机构存在的短板,改善了群众的就医体验。”重庆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建设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最终实现了群众满意度的大幅提升。

  (陈琦参与采写)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人民建议|希望建设重庆南山旅游轨道 
  图为重庆“轨道穿楼”李子坝轻轨站。邹乐摄 人民网重庆4月19日电 (陈琦)横跨大江之上、穿梭于大山与楼宇之中,是重庆轨道交通的独有景观。…
新重庆 跑起来|万州:以“绿”生“金”闯新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开局之年。当前,重庆各区县正以“敢闯敢干、唯实争先”的劲头,在工业提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谱写新篇章,赛出新变化。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发布策划《新重庆 跑起来》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深入各区县实地调研,挖掘好案例,讲述好故事,通过一系列融媒体产品,展现各区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风貌,让“跑起来”的步伐更加坚定沉稳。…
重医附一院杨丽:精准认识肺结节,科学防癌
  人民网重庆4月19日电 (陈琦、刘祎)近年来,随着大家对健康体检越来越重视,不少人在拿到体检CT报告时看到肺部有“结节”的字眼。继而开始担惊受怕:肺结节,到底严不严重?查出肺结节怎么办?如何科学预防肺癌?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人民网重庆频道特别邀请到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丽、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维益为我们解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