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原创

重庆:保护长江文物 传承巴蜀文化

人民网记者 胡虹
2023年09月13日14:24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夔门。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夔门。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如何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重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这里有着长江标志性河段——三峡。长江三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走廊,是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通道。三峡文物保护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区域性文物保护工程,共实施文物保护项目966项,不仅有涪陵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云阳张飞庙搬迁保护、忠县石宝寨保护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还建成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等17座综合性公共博物馆。

近日,由中央媒体、沿江省区市媒体记者组成的“长江文明 千年文脉”主题报道采访团,走进位于长江三峡地区的重庆云阳和奉节,实地采访多个长江文化保护传承重大项目建设现场。

在云阳,完整搬迁保护后的张飞庙雄踞在长江南岸巨崖之上。庙宇依山取势、坐岩临江,建筑错落有致,庙、山、水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写意画。这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庙宇,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庙内珍藏有历代碑刻字画,素有“巴蜀胜境,文藻胜地”的美誉。

庙内,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南北朝《天监碑》,苏轼的《荆溪游记》,郑板桥的《楹联》等历代字画作品深藏其中,大量的碑刻及古代木刻字画也极其珍贵。

“张飞庙是三峡工程最贵的‘搬迁户’。”云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陈昀介绍,伴随着三峡工程实施,张飞庙被确定为易地搬迁保护的项目,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被复建到云阳新城对岸,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搬迁距离最远、文物级别最高、单项工程投资额最大的文物迁建项目。

云阳博物馆里展出的战国时期的青铜鼎。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云阳博物馆里展出的战国时期的青铜鼎。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近年来,我们先后引入雨水酸度监测等技术,推动张飞庙石质文物保护水平大幅提高。”陈昀说。下一步将着手对庙里的石刻等石质文物进行修复,木质文物的保护也已经提上日程。同时,云阳正在谋划与四川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全面合作,利用张飞庙与成都、阆中打造三国文化圈。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自云阳顺长江而下,便走进山川奇绝的“中华诗城”奉节。

奉节位于重庆东部、三峡库区腹心,有“三峡门户”之称,也是万里长江的重要地段,是长江文化的重要节点。这里有雄峙长江的夔门,还有与夔门隔江相望的历史古城白帝城……

穿过风雨廊桥,踏上365级石阶,在古人的华美辞藻中感受白帝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三峡工程蓄水后,白帝城由三面环水变为四面环水,成为“高峡平湖”中的一座“绿岛”。天下诗人皆入蜀,行到三峡必有诗。据介绍,奉节是“诗城”,李白、杜甫、刘禹锡、王维、孟郊、白居易、李贺、苏轼、苏辙、王十朋等多位历代诗人在奉节创作了上万首诗歌。

从白帝城溯江而上,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项目,夔州博物馆内展示着从大约200万年前的“夔门古象”,到商周“夔子国”、 明清川江航运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实物和历史文化。

“奉节正在建设白帝城考古遗址公园,做好白帝城大遗址保护、考古发掘、课题研究等工作。”奉节县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雷庭军说。目前,已完成考古发掘约6000平方米,发现了包括汉代到宋代各时期的高台、城门、房址等,获取了宋元战争时期冷热兵器共存的实物证据。

白帝城。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白帝城。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雷庭军表示,白帝城正在联手四川武胜县武胜城、平昌县小宁城以及重庆市忠县皇华城、万州区天生城、合川区钓鱼城等十余座城池共同申报“川渝宋元山城体系”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长江文化的影响力。

此外,夔州博物馆正开展二期建设工程,积极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为积极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奉节还将继续擦亮“中华诗城”名片,通过在杜甫草堂和中国诗词大会服务中心等地加入VR虚拟现实、3D全息投影、AI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活化诗词文化。

一部长江文化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它印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熔铸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前,重庆市已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6513处、可移动文物148.3万件,为研究三峡地区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以及长江中上游文化交流融合等提供了重要物证。

“我们抢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三峡文物保护等契机,开工建设万州天生城、奉节白帝城、云阳磐石城、忠县皇华城、两江新区多功城等考古遗址公园,着力打造一批重大文化标识。”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与长江沿线各省(区、市)加强交流合作,系统保护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责编:刘政宁、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