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头条

优质均衡 惠民有感——重庆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报告【5】

2023年11月05日09:16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宜学优教”持续发力 品质教育跨越向新

——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巴南实践

昕晖小学孩子在劳技课上为老师做午餐

昕晖小学孩子在劳技课上为老师做午餐

新建的金竹小学

新建的金竹小学

一笔笔“真金白银”托起“民生分量”;一项项“急难愁盼”变成“满意清单”;一个个“美好愿景”化作“幸福实景”;一次次“质量升级”映射“办学水平”……在巴南这片教育沃土,“城乡协同、优质均衡、共建共享”是最浓厚的发展底色,也是最生动的实践注脚。

近年来,巴南区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江南宜学城,品质教育区”总体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协同发展,推动区域教育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瞄准“全域均衡、全阶优质、全面发展”,巴南区以“提质量、保平安、塑形象”为主线,坚持“大格局谋划、大投入保障、大气魄推动”,深入实施“民生、铸魂、培根、领雁、健康、融合”六大工程,为巴南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一区五城”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民生工程”筑牢基础 提升惠民暖心保障能力

9月1日,位于巴南区界石镇的南环小学迎来了第一届一年级新生。据悉,该小学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12个班,学校设有图书馆、体育场等功能教室。

今年,巴南区分别在鱼洞街道、圣灯山镇、界石镇,新建金竹一小、圣灯山中学、界石东城小学、南环小学,并在龙洲湾街道改扩建巴渝小学。共计新增学位4290个,新增教学班94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辖区的入学矛盾,更好满足了适龄儿童入学需求。

得益于巴南区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持续推进“民生工程”,越来越多好学校建在了百姓家门口,越来越多学生能够尽享优质教育资源。

“为补齐短板、抬高底部,巴南区以实施‘民生工程’为突破口,编制了《重庆市巴南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2021-2035年)》,将学校建设纳入区级重点项目优先保障。从优化布局调整、扩增办学资源、加大经费投入、条件提档升级等方面入手,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教学仪器装备、学校班额等办学条件达到规定标准,让学校建设满足优质均衡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巴南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唐泽奎表示。

近两年,巴南区合并9所学校,新建6所学校,新增学位8310个,有效缓解了龙洲湾片区、融汇片区等区域入学压力。据了解,巴南区5年拟(2021一2025)投入“改薄与能力提升”资金3.04亿元,目前已投入2.22亿元(2021一2023),完成多所学校的校舍与运动场建设、设施设备更新、教室灯饰改造、食堂设施改造升级。累计投入资金22.7亿元,建成生物城小学、渝汇小学等13所学校,提供学位2.25万个。在推进城镇学校扩容增位的同时,为巴南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铸魂工程”奠基发展 养成受益终身良好习惯

走进巴南区各中小学,能看到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养成教育:鱼洞二小构建“有我”养成教育课程体系,打造“星星课堂耀童心”养成教育课程;鱼洞四小开展“三养”深耕行动,探索“五正”养成教育体系的扎根实践;龙洲湾中学聚焦君子范、少年派、耀未来,构建“礼勤教育”德育品牌……

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造就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

先行先试,扎实推进。巴南区于2020年在全市率先出台《巴南区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养成教育行动计划》,以学前“养性”、小学“养正”、初中“养心”、高中“养志”为目标,让青少年儿童在道德、文明、学习、健体、审美、劳动、生活、安全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引导青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组织架构,形成体系。巴南区将养成教育列入“铸魂”工程,成立了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区3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根据学段或年级实际,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养成教育体系,建立了课内、课外和居家习惯养成规范体系。

创新实践,形成经验。巴南区组建巴南养成教育专家智库,推进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打造“一校一品”养成教育工作特色,争创重庆市德育品牌;举行巴南区家长节,开展“养成教育优秀学校”现场展示,组织巴南家校共育大讲堂和论坛;实施“春笋”计划,组织“春笋种子”培训,培育百名种子教师、万名种子家长,评选“巴南春笋娃”。

如今,巴南区形成了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巴南养成教育模式,“学生成才、教师发展、学校跨越”的一体化养成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培根工程”强师塑能 强化教育发展第一资源

围绕种好教师专业成长课堂“责任田”,研究“实验田”,阅读“储肥田”,恒大城小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能力增强;通过狠抓“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下的班级管理”等亮色项目,重庆市实验中学培养了一批名师、名班主任……

教师是巴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巴南紧扣“师德铸魂、师能提升、机制引领”三大环节,深入落实“培根工程”,实施巴南区教师队伍建设“大树行动计划”,以“扎根”“伸枝”“壮干”“茂叶”“成荫”为主题,分年度全方位全过程融合推进,助力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修师德,筑牢信仰根基。巴南区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着力念好师德“九字诀”:实施“学、讲、行”一体化师德教育,建立了“巴南好老师”系列活动机制。构建“评、治、督”全方位评价治理机制,创新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励、尊、爱”巴南尊师文化,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炼师能,提升专业水平。推行精准化培训、精准化成长、精准化突破、精准化帮扶四个精准化,靶向聚焦,实现教师定制化培养。建立国家、市、区、校四级联动培训体系,实施“1631”名师培养工程,加大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建设力度,成立专家帮扶团队,开展“深耕”精准帮扶行动。近两年新增市区级名师500余人。

建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巴南区形成党建共同体制度、六位一体师德制度体系、分段分类分科教师培训体系、学练引研能力提升体系、大树计划督导评价体系等,创新开展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成为首批全国示范,创新构建新时代教师全域全员成长发展体系。

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巴南教师队伍,正擎起巴南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未来。

“领雁工程”力促均衡 促进优质资源扩充辐射

推进教育集团化改革是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一步。巴南区建立健全“管理、运行、保障”机制,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运行质量和办学效益。

据了解,巴南区出台《关于深化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了主任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基教科牵头、各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的责任体系,明确了领办学校全方位引领、成员学校主动成长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教委、财政局、人力社保局等7个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在经费投入、干部职数、教师编制、人员交流上保障集团化办学高位推进。

基于此,巴南区以“名校+新校”“名校+潜质学校”等方式组建“名校(园)教育集团”,按照“优质学校+农村学校”和“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等形式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以“重点中职学校+参与配合学校+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园区企业”方式组建职业产业教育联盟,并形成紧密型、领办型、联盟型以及融合型等多种办学模式。

与此同时,巴南区建立了工作经费保障、人才队伍涵养、督导评估考核、帮扶成长退出等机制,让教育集团在人、财、物、事的管理上获得更大自主权,进一步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教育质量共同提高的良好态势。并以“区管校聘”促进了全区教师双向流动,以“学区制”将管理覆盖至全区所有公办学校。

目前,全区共组建中小学教育集团10个,优质资源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8万余人,覆盖率达80.6%。组建10个小学学区、4个初中学区,覆盖全区所有公办学校,缩小了城乡校际办学水平的差距。

“健康工程”呵护成长 精准护航学生身心发展

10月26日,2023年巴南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会暨“心向阳 共成长”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夯实“莎姐守未”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这是巴南区创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巴南区还有不少中小学有着特色做法。例如,重庆市清华中学通过“厚德育仁心,知识育慧心,运动育恒心,艺术育雅心,劳动育勤心”创建“水木心育”品牌。

夯实“健康工程”,让学生更加阳光。巴南区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巴南区打造健康阳光课堂,用好主题班队会课阵地,建好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加强“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问题科普,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深化家庭教育服务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巴南区通过“四定、三强、二严”举措,即建立“定人”精管安全隐患机制、“定时”研判疑难问题机制、“定责”督查校园安全机制、“定期”复盘通报机制,强“三防”标准建设、强力量护学保学、强资金救助帮扶,严格考核评价,严肃述责问责。筑牢安全防线,建设平安校园。

“融合工程”互促共进 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巴南区大力实施“融合”工程,保障基准入学机会均等,逐步扩大优质教育机会均衡,促进城乡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为推动区域内城乡学校的一体化发展,巴南区建立健全了“巩固拓展农村地区教育保障成果”长效机制,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巩固拓展“控辍保学”、办学条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教育帮扶机制,规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公参民”治理,加大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不仅如此,巴南区还建立了集团化办学、建立学区制、中心校与教学点一体化办学等协同发展机制。通过创新推动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大力支持城区优质学校结对帮扶农村学校。如巴南巴蜀实验小学与接龙小学、树人立德小学与木洞小学、珠江城中小学与麻柳中小学等,通过管理互鉴、师资交流、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推动了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在师资交流方面,巴南区遴选区内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名师、骨干教师123名,组建49个教育专家团队,点对点帮扶引领49所农村学校。着力推进城乡学校线上研训平台建设,构建基于网络的“一校带多校”“城市带乡村”的专递课堂。做实顶岗支教、交流互派、名师工作室等,整体提高乡村学校师资水平和办学质量。

数说>>>

获得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重庆市新时代养成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德育成效显,建成市级文明校园6所。

获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市级重点1个、试点2个;体育竞赛获全国冠军12余人次,市级比赛冠军98人次,获全国网球、足球、篮球特色学校20所;市级各类艺术比赛团体及个人奖2000余个,美育案例《以艺术特色学校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区域美育改革发展》获全国一等奖。获评“新时代好少年”读书活动全国先进集体2次。

建成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4所,全国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2所,市级艺术特色学校12所,市级学生艺术团6个;打造市级劳动教育联盟单位7个,建成校园劳动教育示范基地6个,获市级精品课程1套、“典型案例”2个,2篇劳动教育案例被教育部推荐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团队工作获全国奖项30余个、市级80余个。

何霜 李佳佳 张骞月 图片由巴南区教委提供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