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庆)科学城:做实优势产业 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西部(重庆)科学城自由贸易试验区。受访单位供图
人民网重庆11月12日电 (记者冯文彦)11日,“陆海之约”全国网络媒体重庆行——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题传播(重庆站)活动深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实地打探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引擎,如何有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据了解,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重庆中心城区西部槽谷,目前已形成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家质检基地等多个新型产业载体,聚集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积极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金凤),布局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金凤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大装置、大平台、大院所,拥有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33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5家。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部署。
金凤实验室建筑群。受访单位供图
做实优势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成王牌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对西部(重庆)科学城来说,生物医药产业正是做实优势产业的王牌。
作为重庆实验室“新样板”、国家实验室“生力军”,位于凤栖湖畔的金凤实验室自2022年6月揭牌以来,金凤实验室以“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为核心任务,加快科研平台建设。
今年5月14日,金凤实验室举行2022—2023年度科技成果发布会,现场发布7项科技创新成果,涵盖免疫病理基础研究、数字病理设备、病理人工智能诊断、高能级科研平台等方面,多项成果为全国首创。
截至目前,29个科研团队相继入驻并开展工作,到位各类科研人员300余人。金凤·华大时空组学、实验动物、药物仿真及生物合成等公共技术平台建成投用。
据介绍,实验室与深圳湾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总医院、重药集团等19家知名企业、高校、医疗和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汇聚多方优势科研资源。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 。受访单位供图
攻坚优势产业 引育人才解决“卡脖子”难题
西部陆海新通道历经六年发展,要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内陆开放高地,更好地辐射西部、服务全国、链接东盟、融入全球,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蹄疾步稳的背后,西部(重庆)科学城始终扮演着重要“推动者”角色——无论是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升通道规则制度标准“软联通”水平,还是在人才引进上的先行先试。
2022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推进实施在渝高校与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改革试点。该创新机制试点通过高校提供事业单位周转编制、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事业平台、政府提供专项人才政策支持方式,为共引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创新团队提供强力支撑。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是在重庆市人民政府指导下,由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重庆市属事业单位。研究院由院士专家领军,相关领域杰出学者亲自挂帅,组建超两百人的高水平科研队伍。
记者了解到,研究院在“卡脖子”的基础软件方向、自主创新的工业软件方向、面向重大战略需求的应用软件方向等均已取得重大突破,已建成3个中心、15个实验室、4个院企共建联合实验室,成立4家科技企业。在研原创科技成果30余项,已公开发布近20项,主持或参与横纵向项目50余项,申请知识产权150余项,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据悉,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加速构建“323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积极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金凤),布局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金凤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西部(重庆)科学城:做实优势产业 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西部(重庆)科学城自由贸易试验区。受访单位供图 人民网重庆11月12日电 (记者冯文彦)11日,“陆海之约”全国网络媒体重庆行——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题传播(重庆站)活动深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实地打探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引擎,如何有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