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唯一上跨既有线钢橫梁吊装完成

夜间吊装现场。张杰摄
人民网重庆11月12日电 11月11日凌晨00时16分,随着最后一榀重达145吨的钢橫梁稳稳地落在钢立柱上,标志着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葡萄沟右线大桥跨渝厦高铁钢橫梁全部吊装完成,这也是全线唯一的上跨既有线钢橫梁施工。
“一辆家用小汽车的重量一般在1.5吨左右,我们此次吊装的的钢橫梁相当于近100辆小汽车的重量。”中铁八局重黔铁路项目部总工程师边永生介绍道,本次吊装的葡萄沟右线大桥5号—8号“门”型墩钢横梁需上跨渝厦高铁,是全线唯一上跨既有线施工。每个“门”式墩钢横梁梁长 27.66米、宽 3.3米、高 2.8米、重量约145吨,墩柱中心距离既有线线路中心最小距离 9.75米、钢梁底部至轨顶面最小高度10.76米。
由于吊装位于重庆市黔江区葡萄沟境内,山路复杂、地形崎岖,无法满足大件运输车辆通行,且“门”型墩钢橫梁自重大,交通运输组织极其困难。项目部积极协调黔江区公安局交警支队,反复优化交通运输方案,最终采用借道高速公路的方式,确保了钢橫梁安全顺利运抵施工现场。
“为了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最终选定在6日至10日每天夜间的23:30至次日凌晨的3:30进行吊装施工,我们必须在4个小时的时间内,将这些重145吨的‘大家伙’吊装到离地18米的墩台上,且误差不大于5毫米,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中铁八局重黔铁路项目部安全总监谭麟说,本次吊装施工为II级天窗施工,施工等级高,线路垂停时间短,吊装安全风险高,对钢梁对位的精度和误差极为严格。
为此,项目部密切监测天气状况、反复推衍吊装过程、方案、优化钢梁与钢立柱的精确对位工装,运用专业软件模拟吊装全过程,最终采用1台650吨履带吊整体将钢橫梁一次性吊装就位。吊装完成后,项目专业人员迅速交叉复核检验,验证钢梁对位精度符合要求,确保钢橫梁安全顺利精准定位。
据介绍,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厦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与既有黔张常铁路、在建常益长铁路连接,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间的高速客运交流通道,进一步完善重庆“米”字形高铁网,填补渝东南片区不通高铁的空白,与重庆中心城区实现1小时通达,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中铁八局承建的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葡萄沟右线大桥全长534.42米,共17个墩台。(胡虹、张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西部(重庆)科学城: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西部(重庆)科学城自由贸易试验区。受访单位供图 人民网重庆11月12日电 (记者冯文彦)11日,“陆海之约”全国网络媒体重庆行——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题传播(重庆站)活动深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实地打探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引擎,如何有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