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原创

“行进中国”调研行

探访“无人工厂”:一支解暑药的智能化生产

人民网“行进中国”重庆调研采访团
2024年05月27日11:23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中药材种植基地是药品生产的“第一车间”。

在位于重庆涪陵高新区的太极医药城A区,工作人员通过国药太极中药材GAP追溯展示平台,不仅能看到种植基地的实时画面,还能获得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了解远在千里之外的20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情况。

国药太极副总经理于宗斌介绍,国药太极着力布局以涪陵制药厂为核心的现代中药智能制造中心,打造集“传统中药+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于一体的中药“产业大脑”。

国药太极中药材GAP追溯展示平台展示的种植基地实时画面。人民网记者 李美玉摄

一个“大脑”带动产业创新发展。河北省安国市半夏种植基地、内蒙古扎兰屯北苍术种植基地……国药太极已建成近3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大面积种植半夏、苍术、紫苏等品种。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的主要原料正来自于此。

走进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以下简称“太极涪陵制药厂”)龙桥中药前提车间,药香扑鼻而来,100个中药提取罐整齐排列。

“藿香正气液就是通过这100个提取罐提取出来的。过去车间都是人工操作,一到夏天,在这里一会功夫就汗流浃背。”龙桥中药前提车间副主任何博指着车间入口处挂着的标语牌说道,“‘每支解暑药,皆从暑中来’就是那个时候的真实写照”。

龙桥中药前提车间副主任何博在车间查看设备。 人民网记者 吴成良摄

近年来,太极涪陵制药厂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温度、压力、液位的自动采集和精准控制。目前,所有车间的提取浓缩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从而大幅提高了效率,产品质量也更为稳定可控。

“现在生产过程只需要1到2名操作工进行巡查,基本上是无人的状态了。”何博见证了传统中药生产企业向智能化的漂亮转身。

国药太极重庆涪陵制药厂龙桥中药前提车间。 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在前提车间生产的中药提取液,运输到口服液体制剂数字化车间。这些提取液在机器人、智能芯片和数字化装备的助力,以及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远程操控下,经过口服液配液、灌装、灭菌、包装等工序,成为一支夏季解暑必备的藿香正气口服液,热销国内外。

国药太极2022年获批成为重庆首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持续深耕东南亚重点市场,发力欧洲等潜力市场与新兴市场,不断探索中医药“出海”新思路。

口服液体制剂数字化车间中央控制中心。 人民网记者 李美玉摄

今年初,重庆发布两份指南,明确将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力争到2027年全市建设20个以上行业大脑、20个以上未来工厂,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庆的中医药领军企业,近年来,国药太极通过“智改数转”,已拥有三家重庆市智能工厂,五个数字化车间,年产口服液可达30亿支。

口服液体制剂数字化车间生产线。 人民网记者 李美玉摄

数字化技术与实际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培育中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国药太极的核心价值观是‘正源出新、精益求精’,中药的正源传承,要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发扬光大。”于宗斌表示,未来将推进构建“贸易+运营”中医药服务出口发展模式,将企业打造成为中医药服务出口整体解决方案专业供应商,拓展中药贸易,弘扬中医药文化,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服务全球。(吴成良、李美玉、刘祎、宋歌、苏缨翔、钟文兴)

(责编:盖纯、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