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原创

“冬琴护苗”助未成年人“向阳而生”

人民网记者 刘政宁 实习生 赵鑫
2024年06月21日08:40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庭审现场。实习生赵鑫摄

庭审现场。实习生赵鑫摄

“四人均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根据实际违法行为,何XX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罚没违法所得3000元;罗XX,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罚没违法所得3000元……”6月19日上午,在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法院,随着法官的当庭宣判,一起涉“两卡”犯罪案件的4名被告,均获刑且被判赔。

此时,这4名被告的身后,正坐着十余个有着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和他们的家长。他们是受潼南区公安局“冬琴护苗”工作室邀请,专门前来观摩旁听庭审的。

“冬琴护苗”工作室源于潼南区公安局民警吴冬琴。在工作中,由于长期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吴冬琴觉得对未成年人的挽救教育,比起亡羊补牢的“事后补救”,更应该做的是未雨绸缪的“前端预防”。

吴冬琴和同事对未成年人开展教育帮扶。潼南区公安局供图

吴冬琴和同事对未成年人开展教育帮扶。潼南区公安局供图

在她的积极推动下,2022年5月,潼南区公安局成立了以吴冬琴为负责人的“冬琴护苗”工作室,精选13名工作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工作室在对全区7所初高级中学进行全面摸排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帮扶工作。

“工作室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研发了‘警盾护苗’大数据模型。”潼南区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李政林介绍,依托该模型,可根据不良行为程度创建“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将预警信息同步推送至学校、家庭、社区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并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进行一对一系统帮扶,实时跟进了解,及时“掐灭”违法犯罪苗头。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可向“冬琴护苗”工作室推送重点人员信息和孩子异常行为情况,打通联动终端末梢,让守护更精准。

庭审结束后,法官现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预防犯罪法治讲座。实习生赵鑫摄

庭审结束后,法官现场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预防犯罪法治讲座。实习生赵鑫摄

当日,庭审观摩旁听结束后,法官又趁热打铁给他们上了一堂预防犯罪法治讲座,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告诫孩子们避免和远离来自他人违法行为的邀约。

在现场,吴冬琴还给他们播放了一部由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自述的教育警示片,并与家长签订了一份《家庭教育责任书》,督促家长们在教育中不要“缺位”。

一场庭审会、一堂法治课、一部警示片,一纸教育令,这是“冬琴护苗”工作室为分级动态管控不良未成年人,每季度开展的“四个一”活动的缩影,旨在达到“审理一个、震慑一伙,教育一片”的效果。

潼南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室成立两年以来,已及时预警管控、帮扶匡正不良未成年人200余名。截至目前,全区未成年犯罪案发同比下降66.37%,侵害未成年人发案同比下降47.22%。

为进一步壮大“护苗”力量,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近日,潼南区委政法委牵头出台了《“冬琴护苗”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切实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融合发力,构建“冬琴护苗”联盟。

潼南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方案》以“冬琴护苗”工作室为枢纽,落实发现一批、匡扶一批、矫正一批、保护一批、帮扶一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五个一批”措施,通过动态摸清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底数,及时对不良行为进行分级干预、教育矫治、关爱帮扶,力争实现全区盗窃犯罪下降、涉未成年人犯罪下降、侵害未成年人下降“三个下降”目标,从根本上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势头。

(责编:刘政宁、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