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原创

17年,一份仍在持续的守护

刘政宁 朱隽
2025年02月21日08:21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2月15日,过完寒假后,19岁的女孩王芸菲从重庆出发,前往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新的学期开始了。

这个大一女孩,是四川大竹人,却和重庆有着17年的关联。

一个为她开设的账户

2008年2月24日,重庆北碚,一名只有一岁零八个月的女婴,被人丢入正在行驶的列车车轮下,下半身血肉模糊。巡线的重庆铁路公安发现将她救下,送往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抢救。

这名女婴正是王芸菲。记者第一次见到时,病房中还不会说话的她,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截肢的双大腿包扎着纱布,周围的病友亲属都热心地照顾她。

2008年2月29日,媒体记者在病房里看望王芸菲。钱波摄

2008年2月29日,媒体记者在病房里看望王芸菲。钱波摄

经媒体报道后,王芸菲被大量的爱心人士所关注。此后,四面八方的人们来到医院探病,捐款也源源不断。2008年2月29日,重庆市慈善总会宣布成立“王芸菲专项救助账户”,实行专款专用。

这是重庆市慈善总会首次为个人成立账户。从那时起,每月有一笔生活费准时转入王芸菲的个人账户。读书、学杂费、培训费也从基金里抽取。

2月19日,记者从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了解到,王芸菲的这笔基金目前还剩50多万元。如今,王芸菲已成年,这笔钱该怎么处理?“孩子母亲希望我们继续保管,直到孩子能够正确使用它为止。”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一个为她而坚守的群

这一切的延续,是因为王芸菲的背后有着一个群。这个群叫“天使的翅膀”,国内外的爱心人士,因为关注这个女孩而集结到一起。

最早的群是重庆网友建立的,随着加入的网友越来越多,从重庆扩散到全国,又扩展到了海外的华人圈。最多的时候超过20个群,每个群有上百人。

大学教授、企业高管、心理专家、老板、全职母亲、定居外国的华人……各种职业、各种年龄阶段的爱心人士,在群里组成了爱心墙。

2018年夏天,王芸菲从美国治疗、安装新义肢回到重庆转车回四川大竹县。钱波摄

2018年夏天,王芸菲从美国治疗、安装新义肢回到重庆转车回四川大竹县。钱波摄

2008年,经过这群人的努力,联系上了美国的华人团体基金会,免费为王芸菲换假肢。王芸菲有了去国外治疗安装义肢的机会,义肢每年一换,持续更换到21岁。17年了,这个群早已从QQ群变成了微信群,但名字没有变,做的事情没有变。

每一年的7月,母亲黄燕就会带着王芸菲出发去美国波士顿治疗,那个名为“天使的翅膀”的群,就会刷屏两个月。谁去机场接人、谁安排住宿……群里的人,年年安排得妥妥当当。

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谢

王芸菲高中后,自己也进入了这个爱心群。叔叔阿姨们和她平等的交流、聊天。每年的春节,她都不忘记给群里每个人发私信,送去一声新年快乐。

去年,王芸菲结束了自己的高中生涯,考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从来没离开过母亲的她,一个人来到武汉读书。

2023年暑假,黄燕陪王芸菲在美国治疗期间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2023年暑假,黄燕(左)陪王芸菲(右)在美国治疗期间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黄燕最先是打算跟随孩子去武汉找工作,以便照顾她,可被她拒绝了。王芸菲想试着独立面对困难。加上武汉还有爱心人士,会在需要的时候照顾她。

“我能有快乐的童年和现在独立面对困难的勇气,离不开这群叔叔阿姨的帮助,真心感谢他们。”前几天离开重庆前,王芸菲告诉记者,因为高中考试的失利,她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接下来,她打算好好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今后也为社会的美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说出自己内心想法的王芸菲眼神坚定,信心十足。在她的身后,那份延续17年的守护,仍在持续。

(责编:盖纯、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