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铜鼓镇:“电商+”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日,荣昌区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暨“源头工厂·新春好货”消费季活动农副产品推介现场,铜鼓镇党委书记带着镇村工作人员齐上阵:“来来来,铜鼓花椒鸡,麻辣鲜香不呛喉!”
展区内,手撕花椒鸡香气扑鼻,青花椒油色泽清亮,川味香肠引得游客驻足品尝。工作人员一边吆喝,一边指导市民扫码下单,短短一天销售额突破两万元,预定礼包订单超百单。
这段时间,万福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唐青青,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间里侃侃而谈,从花椒鸡的制作工艺讲到铜鼓的红色文化,不少网友刷屏点赞:“隔着屏幕都闻到香!”“支持乡村振兴,立马下单!”一场直播下来,足浴包、红薯粉等“土货”被抢购一空。镇里的工作人员都笑称:“咱铜鼓的‘乡土味’,现在可是‘网红味’!”
这份热闹背后,是铜鼓镇破解农产品“出山路”的智慧探索。过去,因地理位置距城区较远,优质农产品常面临“卖难、价低”的困境;去年,该镇创新推出“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打造“铜鼓山乡”抖音直播间,工作人员轮流当主播,每周固定四天晚上七点半准时开播。
工作人员直播推介铜鼓优质农副产品。铜鼓镇供图
直播间里没有华丽布景,只有补光灯下的一张小桌,摆满花椒、花生、土鸡蛋,工作人员用方言唠家常、讲产品,网友直呼“真实又亲切”。铜鼓镇副镇长杨媚感慨:“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咱农民也能在家门口挣‘流量钱’!”
线下,铜鼓镇“闯市场”的脚步同样扎实。去年底,镇里带着30多种“花椒青·铜鼓红”特色产品远赴浙江省杭州市,在浙川渝青年联谊会上亮相,备受青睐。活动当天,铜鼓镇农特产品销售额达5000余元,收获线上订单50余单,还成功对接客户50余家。今年荣昌区两会期间,该镇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更是直接把铜鼓特产搬进会场,40余件新春礼包被一订而空。
“要让更多人知道,铜鼓不仅有‘土货’,更有‘好货’!”镇村工作人员干劲十足。如今,铜鼓镇已与鹅堂食品、田园食品等企业深度合作,开发出花椒枕头、足浴包等10余种花椒衍生品,推动农产品从“原字号”向“深加工”升级。
一系列的扎实举措带来了喜人成果。近两个月,铜鼓镇累计销售花椒系列产品达80余万元,销售爆款单品——铜鼓花椒鸡11000余只。其中,鹅堂食品线下门店销售花椒鸡8900余只;刘骥村集体经济销售花椒鸡2100余只,花椒系列产品销售收入30万余元,纯收益近10万元。
眼下,铜鼓镇正谋划更大的“棋盘”。镇里计划邀请老师开展电商课程,培训更多“乡土主播”;扩建冷链仓储,让花椒鸡等鲜货走得更远;探索“订单农业”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对此,杨媚信心满满:“我们要让‘铜鼓味道’香飘全国,更要让集体经济强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杨丽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