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住宅设计标准》助推“好房子”建设

日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就“稳住楼市”、城市更新、“好房子建设”等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其中提到的住宅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备受行业上下游关注,对下一步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据了解,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此前就制定并发布了推荐性地方标准——《住宅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鼓励大家积极选用。其中就对重庆市城镇新建的住宅建筑,改建、扩建住宅建筑的层高作出了具体要求: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米,且不宜大于3.6米。该《标准》已于今年2月起正式施行。
层高,就像房子的“身高”,是指从本层地板到上层地板的距离,而我们常说的实际使用高度是净高,用公式来理解为:层高-楼板厚度=净高。
住宅层高提升有哪些影响?相关专家表示,一是有利于提高居住舒适度,将住宅层高标准调整为不低于3米,显著提升了居住空间的舒适度。过去是可以低于3米的,实践中一些住宅为2.8米。更高的层高意味着更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增强居住者的舒适感。二是顺应好房子舒适的标准需求,好房子有四个标准,其中提及舒适。更高的层高更符合现代人的居住习惯和心理需求,是好房子舒适标准的体现,也利于加快促进产品升级和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发展。三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新规定的实施将推动建筑业向更高质量、吻合好房子标准的方向发展。开发商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细节,将此类标准和各地土地规范优化标准对接,促进技术升级。
除层高以外,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的《住宅设计标准》还对套内设计、公共部分设计、外墙及装饰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建筑设施与构配件设计、结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
例如,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住宅建筑应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与资源条件、文化传承,在满足规划和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性能。住宅建筑在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绿色建筑技术路线。在智能化及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面,智能化系统应根据住宅使用需求、功能、品质进行相应配置设计。智能化系统设备选型应兼顾功能实用性、技术先进性、设备标准化、网络开放性、系统可靠性及可扩展性,并满足智能家居的应用需求。(唐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