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大足:“蔬菜+鸵鸟”开启种养结合新模式

2025年04月23日16:43 |
小字号

谷雨至,万物生。在大足区宝兴镇月斧山家庭农场,小白菜、黄瓜、胡豆、萝卜秧等蔬菜陆续迎来成熟季,田间地头绿意盎然。与传统农场不同的是,田间除了劳作的农户,还有一群特殊的“帮手”。

走进月斧山农场的种植基地,800余亩菜地被分成整齐的区块,小白菜鲜嫩欲滴,豌豆荚鼓鼓囊囊地压弯枝头,菜农们背着背篓,在原生态的田间采收果实。当前农场正值春菜丰收期,除已成熟的小白菜、黄瓜、萝卜秧、黄瓜等,番茄、莴笋、芹菜等品种也将陆续上市。为了让城市居民第一时间尝到新鲜蔬菜,农场建立了“早晨采收、中午发货、下午到家”的12小时极速配送机制,日均配送量达数千斤。

“我们严格遵循自然生长周期,全农场20多种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采摘。”大足区宝兴镇月斧山家庭农场负责人陈真勇介绍,为确保每个品种都在最佳口感期与消费者见面,农场通过冷链物流与社区配送网络,让城区居民当天就能尝到带着泥土香的新鲜蔬菜。

据了解,目前,农场已认证11个“无公害”蔬菜品牌、3个绿色蔬菜品牌,通过会员制、网上商城等渠道,90%以上农产品实现网络销售,拥有固定会员170余家、购买人群2000余户,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农场原生态种植模式的成功,还得益于农场那群特殊的“员工”,在农场轮休的开阔草地上,20只体型硕大的澳洲鸵鸟正用脚趾翻动土壤,啄食田间杂草。

“鸵鸟以杂草、昆虫为食,不需要额外投喂,粪便还富含氮、磷、钾,是天然有机肥,经发酵后施放到菜地,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鸵鸟在田间活动时,双足踩踏可疏松板结的土地,减少人工除草成本,实现‘松土、施肥、除草’一体化生态循环。”陈真勇说。

这种“蔬菜+鸵鸟”的种养结合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让农田生态系统实现自我调节,成为宝兴镇践行绿色农业的生动注脚。

大足区宝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秦先彬表示,农场的“云端监控+极速配送+多元产品”模式,为全镇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标杆,下一步将推广鸵鸟生态种植经验,引导更多农户加入绿色农业行列。(曾蕊)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