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长生山歌会唱出家乡深情 助力农文体旅融合发展

春日百花盛开,4月22日,南岸区长生山歌会第二季“望南山歌友会”在长生桥镇白沙村望南山农场内唱响,一首首清脆悠扬的山歌,唱出了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对家乡的热爱,对幸福的坚守。
长生山歌会第二季“望南山歌友会”现场。崔景印摄
社区山歌队伍登台献唱 各展风采
这场由中共长生桥镇委员会、长生桥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山歌歌友会,在广福百乐山歌发起人周世芬的一声响亮开嗓中拉开序幕,来自该镇的长河湾山歌队、俏夕阳山歌队、创响家山歌队、去野户外探学等社区山歌队伍和社会单位先后登场献唱,带来《山歌对唱——畅想未来》《太阳出来辣椒椒》《乡野山歌谣》《预防电信诈骗》《春风十万里》《长河湾里乐》《幸福山歌》等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山歌,其间,还穿插播放了山歌对唱的网络视频,带动现场的各山歌队伍观看和学习。
“我就爱听山歌,声音洪亮,直抒胸臆又接地气,我都想加入山歌队!”来自百乐园社区的曾阿姨现场听着山歌激动地说。山歌会结束后,各支队伍还进行了交流座谈会,互加好友促进交流。
长生山歌会第二季“望南山歌友会”现场。崔景印摄
长生山歌会第二季“望南山歌友会”现场。崔景印摄
长生桥镇党委书记康百灵表示,山歌节奏强,便于传唱,长生桥镇有着一定的唱山歌群众基础,镇政府推动挖掘、融合多个地方的山歌特色,目前已在多个社区建立了10多支山歌队伍,希望用山歌唱响美好生活,发动居民参与,从中体会快乐。
“我们将通过社区带动各村参与到文化发展中来,用山歌的形式促进农文体旅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文化振兴、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康百灵说。
整合文旅资源与历史底蕴 打造文旅强镇
据介绍,借力重庆东站枢纽新城建设契机,该镇为丰富农文体旅服务和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年结合实际制定了《2025年长生桥镇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将重点打造“福寿孝善”文化IP、广福山生态休闲、德庄大火锅工业游学等3个以上区级品牌,深入挖掘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打造“站城一体、山水共生、文脉传承”的文旅强镇。力争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建成1个市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示范点。构建“村居结对,以城带乡”工作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步发展。发展“十八香”经济矩阵,助推农文体旅产业链延伸。
“我们镇有广福山‘福’文化、长生河‘寿’文化、老街碑群‘孝’文化、长生老桥‘善’文化,我们将开发盘陀石—老城门—碑群—粮仓—河咀渡槽历史工业记忆研学路线,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化利用融入旅游体验。”该镇工作人员介绍,同时将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壮大广福百乐山歌队伍,丰富创作内容,创新演绎形式,引导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策划开展“山歌唱响东站”“村游歌谣会”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
“山站城”新质发展 “一片区一布局”优化产业
借力重庆东站,长生桥镇将立足“山站城”发展理念,以山绘景、以站带城、以城兴业。
为打造生态文旅新高地,该镇将培育特色农文旅业态,创新探索农文旅融合生态富民新模式新路径。依托广福山人文、地理、产业优势,串联广福梯田、有福小院、鸿泽山庄玫瑰园、茗藤农事体验基地等,打造“东站观景带”和“城市后花园”。
以“一片区一布局”优化产业,加速形成“政府+企业+市场”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格局。助力德庄国家3A级景区“火锅博物馆”专线旅游车,打造茶园片区美食文旅“第一窗口”。同时,推动“工业旅游+火锅文化+美食经济”深度融合,推出“火锅博物馆”精品线路,串联成“长生桥美食文旅地图”,探索开发火锅研学、工业观光、民俗体验三大业态,让旅客“打卡”变“刷卡”。(任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