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发展税企座谈会召开 护航“走出去”渝企行稳致远

4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口岸物流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服务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发展税企座谈会,与园区15家“走出去”企业代表交流,了解企业经营情况、解答涉税疑问,并征集对税务工作的意见建议。
活动现场。杨安迪摄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出境大通道。今年以来,重庆市深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速建设枢纽港产业园,以点连线带面做大做强枢纽经济。今年一季度,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的货物品类已达到1250多种,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63个港口。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作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先行区、核心区,已形成“开放口岸+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综保区+铁路和水运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开放平台体系,累计开通中越、中老、中老泰等10余条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今年一季度累计开行班列401列,全市占比排名第一,集聚了一批整车进出口、有色金属物流贸易、跨境电商等行业企业。
2024年以来,重庆市税务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税务总局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制定出台《税收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行动计划》,实施开放平台税费治理整合、税收营商环境对标赶超、税费护航专项服务、跨境交易税费优惠直达、国际协调赋能增效等5项行动,推动“13+2”省区市税务局在重庆签署跨区域合作协议,着力打造“税路通·渝税通”跨境税费服务品牌,全力服务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
活动中,三部门负责人来到江津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中心、江津综保区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实地了解开放发展、通道建设等情况,并与15家企业代表座谈交流,税务等相关部门人员现场解答企业提出的跨境税收政策、境外投资合规风险、出口退税办理等7个方面问题。
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制造通用发动机等热动力产品及终端产品,年生产高品质通机产品450万台,出口至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多个地区。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涛建议:“近年来,我们的产品出口到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我们想要了解这些国家的税收政策,更好应对税务合规的情况。希望税务部门能帮助我们了解相关国家税制,规避国际税收风险。”
“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税收服务一带一路’专题网页上,已发布105份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涵盖了共建‘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和中国企业主要的境外投资目的地,并且还定期更新,大家可以查看。”重庆市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市税务局还成立了巴基斯坦税收研究咨询中心,面向全国赴巴投资经营的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组织全市税务系统外语人才搜集和翻译国际税讯60余篇,推出49期“税锦囊”系列知识产品,帮助跨境企业及时掌握海外税收动态。企业可以登录重庆市税务局官网“渝税通”税收服务专题网页查询。
“当前,江津正将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光平表示,江津有关部门将积极对接税务部门,解决企业办税缴费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为经营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二级巡视员陶亮表示,将继续携手税务等部门,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作用,以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为抓手,共同落实好启运港退税政策,提速建设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推动通道物流提质降本增效,提升通道综合服务能级。
重庆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树民表示,税务部门将充分发挥“13+2”跨区域税务合作机制作用,编制《国际运输税收指引》《陆海新通道跨境金融国际税收政策指引》等“政策包”,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政策、合规经营规避风险。同时,常态化开展“税企面对面”活动,积极解决企业办税缴费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和跨境税收争议,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行为,为经营主体“走出去”发展营造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更好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来源:重庆市税务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