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足迹
企业赤子
光荣与梦想
铁肩担道义
举旗立潮头
对话实录(视频)
本色风采
返回封面

十大工程与重庆城市记忆

(五)突击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
    2004年2月25日至7月20日,为确保2004年亚足球杯比赛如期在重庆举行,在工期已经十分紧迫的情况下,市政府指派何智亚牵头组织突击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领受任务后,在副市长赵公卿的领导下和建设业主重庆市城市城发公司的全力组织实施下,他数十次到现场检查督办工程进度,对设计、施工、材料、环境等问题作了大量协调研究,保证了亚足杯比赛如期举行。
    (六)重庆市主城排水工程
    三峡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效解决重庆主城区的污水处理,减少对长江水源的污染成为国家关心的一件大事。2003年5月,市政府成立了主城排水工程领导小组,由王鸿举市长任组长、赵公卿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明确由何智亚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组织协调规划、设计、建设中的有关工作。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何智亚先后在唐家沱、鸡冠石现场和排水公司主持30多次办公会,研究、协调、解决了设计、施工、拆迁中的大量问题。该工程的排水箱涵要经过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的七八个城区,协调工作巨大,施工条件困难,何智亚和水务集团、排水公司的领导一起,在当地政府的支持配合下,采取各种方式,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各种困难和矛盾,有力促进了排水工程建设进度。
    (七)重庆人民大礼堂大修工程
    重庆人民大礼堂大修工程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这个项目把大礼堂整个大屋的琉璃瓦和木结构全部更换,工程量非常浩大。大修工程于2007年7月动工,到2008年6月完工,投资近1个亿。2006年3月,何智亚受命担任重庆人民大礼堂大修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2006年8月21日,前期工作准备了近3年的重庆人民大礼堂大修工程正式开工。为保证大礼堂在200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10年前开放,在工期十分紧迫的情况下,何智亚先后几十次到现场,召开了20多次工程现场协调会,协调解决了大量设计和施工技术中的问题。为了琉璃瓦的选材,他带队专赴北京考察故宫古建筑的维修,考察门头沟的琉璃瓦厂,并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知名专家座谈会,充分征求专家们对重庆人民大礼堂大修的意见。他充分调动参战单位的积极性,使参战单位形成一个团结的、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参建各方团结协作,克服了技术、工期、气候等各种困难,使工期一再提前。为了保证重庆市第三届党代会在大礼堂顺利召开,何智亚和现场指挥部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在原已十分紧张的工期下,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工程,保证了5月21日大礼堂顺利投入使用,创造了全国同类建筑大修工期的记录。
    (八)重庆洪岩洞传统民俗风貌区建设
    2000年至2002年,何智亚主持了重庆洪崖洞规划设计论证和前期工作,确定了洪崖洞设计的基本思路和风格。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何智亚在洪崖洞的规划设计、风貌保护、文化传承、管理策划、开发运作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组织、协调工作,解决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在各个方面给业主单位以有力的支持和鼓励,为洪崖洞项目的成功付出积极努力。重庆洪崖洞已成为重庆山地风貌建筑典范和重庆对外特色文化名片。
    (九)重庆湖广会馆保护及修复建设
    参与的所有工程项目中,何智亚自己认为,最重要,也最有价值的项目是重庆湖广会馆修复项目。他个人对这个项目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也是最多的。
    从1998年开始,何智亚在湖广会馆的保护、规划、拆迁、争取世行支持、落实修复资金等方面,锲而不舍地作了大量工作。在他在执著坚持和各方面的努力下,湖广会馆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决定由市区政府共同投资修复。2002年12月何智亚调到市政府作副秘书长后,2003年2月,他受市委、市政府任命,担任湖广会馆修复项目总协调人。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市委邢元敏副书记的亲自组织协调下,湖广会馆修复工程于2003年12月28日正式动工,2005年9月29日竣工开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选择重庆建筑大学设计院作为设计单位,通过全国性招标选择定北京、山东、山西3家在全国有一定名声和实力的古建筑修缮队伍和河南东方监理公司,使湖广会馆的修复工程达到很高的水平。
    世界银行十分关注这个项目,对项目给予了40万美元的资助,意大利ARS公司承担有关修复理念、修复技术的非常专业的研究咨询。由于中西方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方面的较大差异,对古建筑修复理念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湖广会馆修复工程中,中方和外方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的冲突。何智亚根据湖广会馆的实际情况,既不一味拘泥于中国传统的修复方式,也不完全按照西方国家的保护修复方法进行,准确把握修复的理念、原则,在其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协调人作用。最后,中西方修复理念在湖广会馆修复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这个项目的修复技术非常复杂,比如材料表面修复,砖、瓦、石表面的清理修复都非常考究。何智亚在整个修复工程现场组织指挥中,协调解决了大量问题,自身也学到许多东西,得到很大提高。
重庆湖广会馆现在已成为重庆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该修复工程得到中国文物建筑界的高度评价。同时,何智亚25万字的研究著作《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于2006年4月出版。该著作对重庆移民历史和历史建筑修复理念、技术作了深入考证和研究,具有较高学术和实际运用价值。何智亚在对自己所从事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回忆总结时,他认为自己投入精力、思考和研究最多,最值得回忆和最引以为骄傲、自豪的项目就是重庆湖广会馆的修复工程。
    (十)杨尚昆旧居修复工程
    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何智亚受市委任命,主持杨尚昆旧居修复工程。该旧居位于潼南双江镇长滩子村,史称“四知堂”,建于清同治初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时值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中央同意保护修复该旧居。由于建筑年久失修,损毁严重,一些同志去看了后,感到已经失去修复的价值。何智亚到现场认真考察后认为,应该尽可能保护建筑原貌,按照“修旧如旧、修旧如故”的原则,将这个濒临于垮塌和消失的历史建筑挽救过来。他的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从重庆主城到潼南县双江镇长滩子村,去来一次要5个多小时,一年多时间里,何智亚先后去了18次。他到现场对修复工程进行检查指导,提出并具体运用“原真性”、“可识别性”、“整体性”、“最小干扰”、“留白”等修复理念、原则,选择了优秀的设计单位和专业的古建施工队伍,使修复后的“四知堂”成为历史建筑修复的精品,受到杨尚昆同志家属和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目前,何智亚又在承担一些重庆市的重要工程项目——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工程。2009年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政协主席贾庆林到重庆特园视察了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对该陈列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他了解到陈列馆面积太小,无法更完整、全面地通过各种文物、档案、资料来展示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决定在重庆建设新的更大规模的具有全国性的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经市委研究,决定拆除原已经停业的鑫乐向阳电影院,在此修建新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根据09年2月11日贾主席视察的时间,将此项目定为“09211”工程。市委成立了以市政协主席邢元敏为组长的“09211”工程领导小组。何智亚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并作为项目规划建设组组长,具体组织实施该项目。接受任务后,何智亚在该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代理业主选择、拆迁、施工招标、内部装修、环境整治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目前这一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之中,定于2011年2月11日正式建成开放。

<上一页> <下一页>

 


京ICP证000006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4065 )
主办: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 人民日报社重庆分社
本站所刊登的人民日报及人民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5-2009 cq.people.com.cn 版权所有:人民日报社〖人民网·重庆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