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南岸區:以科創教育為引領 扎實推進"五育並舉"

2021年08月03日17:01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重慶8月3日電 近日,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萌芽賽道重慶賽區選拔賽落下帷幕,來自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學生作品《智能口罩識別及測溫系統》以全市第6名的佳績榮獲創新潛力獎。作為一項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旨在發現、培養中國創新創業后備人才,能獲此殊榮,是區域教育在集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集中體現。

  近年來,南岸區厚植科創教育沃土,持續完善“五育並舉”,致力於推動“書香南岸,幸福教育”建設,在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等方面探索實踐出一條嶄新的創新發展道路,構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新時代創新人才的教育和育人新體系,培育了創新型人才。

  厚植沃土 用科技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

  科學素養是青少年全面發展的核心素養之一,青少年創新科技教育的發展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辦好青少年科技教育,踐行“科教育人”“科技強區”“科技興國”,是每位科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

  多年來,南岸教育致力於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實現了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高中全學段,從班級到學校到社區,全方位、全員、全域覆蓋,全區青少年科學普及達100%。從理念到思路、從舉措到成效,南岸青少年科技教育高質、高速、高位發展,讓南岸閃爍出南岸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華美光彩,讓科技教育之花遍開校園。

  在剛結束的2021年度海軍艦載機飛行學員選拔錄取工作,來自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海軍航空實驗班的44名畢業生被海軍航空大學飛行與指揮專業錄取﹔在“第三屆城市青少年機器人智能設計挑戰與STEAM實踐訓練營” VEX-EDR與VEX-IQ比賽項目中,南岸區師生代表隊共獲得2個冠軍、2個亞軍,6個一等獎、7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以及6個專項獎的好成績。而在之前的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重慶市龍門浩職業中學獲得金牌1枚、銅牌2枚﹔在科技教育創新學校評選中,珊瑚實驗小學捧回了 “全國首批十佳”的金字招牌﹔重慶市青少年機器競賽VEX項目比賽,龍門浩隆平小學校連續8年獲得冠軍……

南岸學子參觀機器人。 南岸區教委供圖

  此外,南岸區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強化中小學生“五項管理”,通過廣泛的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發展﹔與四川省科協和區域高校合作實施川渝青少年科技教育計劃和“青英計劃”,借力高校,不斷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組織中小學生參加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10余項賽事,共獲市級獎382個,參與學生達4.1萬人……用創新驅動發展,用科學引領教育,將科技教育領域的探索與收獲為“書香南岸,幸福教育”更添底氣和實力,將培養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后備人才。

  高標准構建“五育並舉”育人體系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發展的根本問題。南岸區在各中小學打造實境課堂,組織全區10余萬名師生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示范活動﹔開設“紅色思政驛站”雲端思政精品課程,創新音樂黨課、“文博進校園”等活動,通過“文博小管”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打造實踐課堂,組織中小學生走出校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100余次,引導廣大少年兒童學好黨史“必修課”。

  “我們一起向光飛翔,如清風劃過山崗,滿懷喜歡,就是我們最有力的翅膀……”今年以來,一首《共迎未來》伴隨著冬奧會的推廣宣傳,響徹大街小巷。這是南岸區教育系統干部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活動寫的主題歌,被指定為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周年慶祝活動主題曲。南岸區堅持體教融合,大力發展文體教育,營造良好氛圍,體藝項目全市領先。在今年重慶市第六屆運動會上南岸區取得32金43銀49銅的好成績﹔在全國第十四屆學生運動會中武術比賽獲得3金、全市藝術大賽獲得1金。與此同時,南岸區還推進文教體旅融合和課程改革。在今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中,南岸區數據上報率100%,合格率達98.67%以上。

展示活動現場。 南岸區教委供圖

  在美育能力提升上,南岸區普及“面向人人”的理念,全區已連續舉辦十五屆中小學生藝術節,涵蓋聲樂、舞蹈、器樂、戲劇、美術、書法等專場比賽,學生參與率達100%。南岸區還建立建成中外人文交流試驗區。珊瑚實驗小學、南坪實驗小學、天台崗小學、二外等校園藝術團曾赴德國、捷克、奧地利等國參加青少年國際合唱、舞蹈、管樂比賽,共獲金獎20余個。特教中心的揚帆管樂團,先后登上國家大劇院等舞台,被中國音樂家協會管樂學會授予“中國管樂發展貢獻獎”。

  在勞動教育方面,南岸區聚焦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和開發閑置校園和建成“開心農場”“種植園”等勞動教育基地84個,讓學生集中體驗勞動生活,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建立專兼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深化區域勞動教育課程研究,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的勞動教育體系,助推勞動教學研討實踐。

  家校共育 把“幸福教育”服務到每一個家庭

  為夯實教師專業水平,南岸區結合區域實際和教育目標,分批分期分層開展培訓,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創新“三年五段多地”培養模式,共培養全國、市級名師42人、區級骨干教師368名﹔實施“青藍工程”,開設“名師工作室”10個、骨干教師研修工作坊10個﹔開展“新秀杯”教師賽訓活動,建立健全名師成長激勵機制﹔建立師徒結對,從普及性培訓到點對點的精准指導……合力培養高素質的專業化教師隊伍。

  除了師資建設,南岸區還強化家校共育,堅持以生為本、家校合作的宗旨,在全區學校定期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走進校園,觀摩課堂教學、社團活動、課間活動,向家長展現全新的教育觀念和學生在校的真實狀態,進一步凝聚家校合力,共育時代新人。

南岸師生互動。 南岸區教委供圖

  重慶市特教中心的全體教師,十年來堅持“遠程”家訪,無論學生家在何方,他們都會利用休息時間,帶著慰問品走訪了所有的學生家庭,足跡遍布整個重慶,家訪率達100%﹔在東港學校,家長夜校為家庭教育建設發展持續“充電”,親子選修課清單一發出去,各班的報名單瞬間爆表,即便在暑假也繼續開課……通過家校之間的密切聯系,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教育理念與方法,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水平,形成“家-校-社”共同關心青少年成長良好氛圍,幫助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在南岸,家校共育更是從“心”出發。全區以區域整體推進、學校個性發展的方式建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區,區教委建立陽光工作站,通過心理輔導熱線電話服務,心理教師和志願者們貢獻了“心”力量。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相對密閉的隔離環境和對疫情的擔憂,加重了不少學生和家長的焦慮,陽光工作站的免費咨詢,緩解了家長學生焦慮的情緒,展示了南岸“同質異彩”探索家校共育路徑的實踐成果。

  未來,南岸區還將繼續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書香南岸”為著力點,將“幸福教育”送達每一個家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學生。(胡虹、林春霞)

(責編:黃凌、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