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煮的重慶小面10元一碗 到底是啥味道?

這碗小面,是機器人煮的。
不少市民對機器人小面感到好奇
機器人煮的重慶小面,到底是啥子味道?近來,楊家坪步行街出現了一個“機器人小面”,煮面、打調料全靠機器人廚師。2兩小面10元一碗,2分鐘出餐。
昨日中午,記者前去品嘗和體驗了一把。
價格:2兩小面10元一碗
上午11點半,記者找到了這個機器人主廚。它經過了一上午的忙碌,此時,工作人員正在對它進行換水、維護和清洗。透過櫥窗打量,機器人主廚並非人形,而是機械形態。上方是機械臂,下方則是不同的容器和鍋。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不久,煮小面的機器人才在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展露了風採,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和點贊。實際上,這名在重慶街頭煮小面的機器人,已經上崗3個月有余,“它屬於‘24小時零接觸科技智慧餐吧’的一部分,兩年內,重慶還要再建1000家這樣的‘智慧餐吧’。”
機器人清洗完畢后,記者立即用微信掃碼打開小程序下單。盡管隻有小面一種面條可選,但口味上可選擇清湯、微辣和中辣,還可以選擇是否加蔥花和醋。作為重慶土著,記者覺得最贊的是,可以選擇面條要不要“起硬點”。
記者付了10元錢,選了一碗微辣、起硬點、加蔥花和醋的小面。
品嘗:較香辣但也有遺憾
手機剛一下單,機器人就播報了記者的取餐號並運行起來。透過玻璃窗口,我能看到機器人操作全過程——
隻見一隻機械手臂有條不紊地將面條和菜葉倒入鍋中。手臂又拿起一個橘色的碗開始打調料。記者注意到,與小面館十幾樣調料現拌不同,這裡的調料都是按比例配好,直接倒入碗中的。
大約2分鐘過后,取餐口的門自動打開,裡面便是記者點的這碗熱騰騰的小面。記者從取筷口拿出筷子后,麻溜地拌好面開吃——這碗面聞起來是一種香辣味,第一口吃下去,味道還不錯。尤其是掌握到了“起硬點”的精髓,而配菜包包白也煮得很 。
但仔細品嘗會發現,與傳統的重慶小面相比,這碗面缺乏豬油的香味,也吃不到花生粒、榨菜粒和蒜末。盡管如此,香辣的味道,加上硬度合適的面條,還是讓記者一口氣將這碗面吃得干干淨淨。
市民:看稀奇和圖方便的多
一位穿著灰色襯衣的大哥告訴記者,他就在附近上班,已經來吃過好幾次“機器人小面”。大哥表示,自己每次都點的中辣口味,覺得味道還是很不錯,和面館煮的差不多。
另一位穿著藍色裙子的孃孃點了一碗清湯小面。她邊吃邊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來此品嘗,原因是覺得機器人煮面很稀奇,回去可以擺給屋頭人聽。對於味道,她說:“還是可以,比較符合我的口味,但就是面條硬度我選的適中,可還是硬了點。”此外,孃孃還說,她覺得這裡的小面價格稍微貴了一點。
蹲守了一中午,來吃小面的顧客總共有4位,其中3位都是為了體驗稀奇的。正如記者先前與工作人員攀談得知,午間顧客很少,早晚間的顧客會多一些。早上很多上班族喜歡來這裡端一碗小面,覺得比面館方便快捷。到了午夜,一些加班或夜歸的人也喜歡來買碗不打烊的小面。
記者又隨機採訪了幾位路過的市民以及附近的店家,他們表示,吃機器人煮的小面,還是看稀奇和圖方便的心理佔主導。要吃味道,還得去找一家正宗的重慶小面館。
不擔心被機器人搶飯碗
吳孃孃在渝北區花卉西路經營一家小面館20余年。記者將這次體驗的全過程和她聊了聊。她也不禁感嘆:“科技太發達了,機器人居然都能煮小面了。”
“怕不怕以后被機器人搶飯碗?”對於這個問題,吳孃孃自信地笑了笑說,重慶小面是重慶的美食名片,也是很多重慶人的美食情結。一碗地道的重慶小面是非常講究的,光是調料就有十幾二十種。而同樣的調料,不同的師傅打出來味道又完全不同。
吳孃孃說,她不相信這樣的美食技術精髓,能被機器人廚師完全掌握,“機器人煮出來的小面是方便、快捷,但人煮出來的小面才是有靈魂的。”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王薇 實習生 秦小雅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