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小學優質師資交流佔比達30%
將進一步完善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制

9月4日,重慶日報從市教委獲悉,近年來,重慶以義務教育階段為重點推進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截至2020年底,全市中小學教師優質師資交流佔比達到30%。新學期實施“雙減”之后,我市將進一步完善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機制,著力推動區縣域內師資優質均衡配置。
到去年底各區縣交流輪崗實現常態化
據了解,2012年,我市率先在省級層面啟動全市中小學教師、校長交流輪崗。
截至2020年底,我市所有區縣交流輪崗實現常態化,中小學教師交流佔符合條件人員的19%,城市學校交流到農村學校、優質學校交流到薄弱學校佔比達到40%。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交流輪崗范圍涵蓋中小學校,以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為主,重點在本區(縣)域內開展。
交流輪崗科學設置了交流比例
交流輪崗科學設置了交流比例。市級政策規定城鎮學校、優質學校教師交流比例須達到符合條件人員的10%以上,其中優質師資交流須達到交流人員的20%。
在交流方式上,以學區內常態交流、校際間點對點交流為主,採取學區、片區內交流輪崗方式,同時健全教師“走教制”,探索富余學科教師培訓轉崗制度,建立校際聯盟發展制度,組建學校聯盟和教育集團等。
此外還可開展優秀師資延退后交流任職任教,建立“名師工作室”“名校長工作室”,設立“特級教師流動站”等,組織獻課講學,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分享優質教育資源。
將進一步推動區縣域內師資優質均衡配置
據悉,下一步,市教委將圍繞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雙減”有關精神,著力推動區縣域內師資優質均衡配置。
此外,我市還將進一步完善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機制,引導和支持區縣採取定期交流、跨校競聘、學區一體化管理等形式,保持區縣域內的教師交流合理比例﹔通過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對口支援、鄉鎮中心學校教師走教等方式,推動城市學校、優質學校教師流動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記者 李星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