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今年我市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唯一的農業類獎項

重慶培育的這顆玉米有啥奧秘

2021年11月11日09:06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11月3日,由重慶市農科院玉米研究所參與的“玉米優異種質資源規模化發掘與創新利用”項目,在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也是今年我市9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唯一一個農業類獎項。

  能獲得國家科技大獎,重慶培育的這顆玉米到底有啥奧秘?

  199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牽頭發起了“玉米優異種質資源規模化發掘與創新利用”項目,加強對優異種質資源鑒定發掘與創新利用,持續推進玉米遺傳育種及產業發展。

  那時,重慶玉米品種少,加上氣候陰濕寡照,玉米普遍病害重、品質差、易霉變,多用來作飼料使用。但也正是因為獨特的環境條件,如果選育出優質品種其適應性會更強,所以市農科院玉米研究所被選中,作為參與單位之一加入了該項目的研究。

  市農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長楊華介紹,當時重慶玉米品種均為本地老品種,品質差不說,平均畝產量僅260多公斤。要改變現狀,隻能通過雜交選育新品種。

  市農科院玉米研究所迅速啟動了地方資源改良工作,篩選培育出適應性強、長勢旺的品種,然后引入產量高、優勢強的溫帶種子進行雜交,最終誕生了產量高、穩產性好、適應性廣的渝單8號品種,並於2002年通過重慶市審定,2005年又通過國家審定,2008年開始在西南地區廣泛推廣,每畝實現增產50公斤。

  通過后續持續雜交培育,如今渝單系列品種已達到50多個,全系列在西南7省市推廣面積超過4000余萬畝。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市農科院玉米研究所更是把研究方向轉向鮮食玉米,著力培育糯、甜玉米,又誕生了黑糯600、科花糯828、花糯680等代表性渝糯系列品種28個。

  目前,重慶玉米已形成以鮮食為主的渝糯系列,以飼料為主的渝青系列,可用於食品加工以及飼料的渝單系列,共3個系列80余個品種,為我國玉米種質資源的發掘利用發揮了積極作用。(記者 栗園園)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