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重慶巫溪:打開春天這幅畫 深耕鄉村好田園

2022年04月02日15:52 |
小字號

  4月1日,巫溪縣通城鎮通城村的尚維滿家,被門前水泥公路上一群歡聲笑語的年輕人打破了寂靜。當他們看見老尚后坡大樹上寄生植物、屋下梯田上金黃的菜花、雪白的李花,還有果園菜園裡的太陽能殺虫燈,青石板階梯路,紛紛拿出相機、手機拍個不停。

  袁淼是通城鎮機關的年輕人,也是旅游宣傳的志願者,利用工作之余與同事一起“發現美麗通城”。清明節就要到了,他和隊友忙碌了好一陣子,精心制作泥土味濃濃的旅游形象宣傳,通過“幸福通城公眾號”、微信朋友圈,讓天南海北的客人能“一部手機知通城”。

  農旅融合 瓜果飄香

  “尚大爺,你家門前的梯田、石板路,還有修枝整成開心形的李子樹,太陽能殺虫燈,都蠻好看。我們把圖片、短視頻發出去后,很多人說要來你的家,聞一聞油菜花香,聽一聽鳥兒叫。”袁淼對尚維滿講。

  通城鎮在鄉村振興的行程中,堅持“鄉村有鄉村的樣子”,十分珍視歷史記憶、特殊印跡,堅定“產業+景觀”、“景觀+產業”、“產村景”發展理念,尊重歷史,打緊開支,不搞大拆大建造盆景。老百姓砌的石板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農田基本建設“坡改梯”、“溝改梯”成果,供銷社、糧站原址都成為場鎮提升的“吸睛池”。

  通城也被稱為石頭上的“通城之城”,土少石多。但這並沒有淡化通城人的堅強信念,他們在石頭縫裡種了3萬畝青脆李,建設起巫溪縣最大的道地中藥材初加工車間。

  通城鎮負責人介紹,請農業專家指導村民發展既好看更好吃的景觀瓜果,美化田間和院壩,讓生產生活過程成為游客四季可欣賞、可參與、可消費的景觀,把客人的眼睛和心“抓”過來,目標堅定走實現代產業路。場鎮風貌提質改造建設與傳統村落保護提質相結合,匠心打造古朴的鄉村風景,提升村民的居住品質,改變陳舊的生活習慣,篩選一批村民把住房變成民宿,把客人留下來,挺直腰板捧上旅游飯碗。

  據了解,巫溪縣供銷社將牽頭,恢復建設保留完好的老供銷社,在新時代裡再現淳朴的上個世紀鄉村煙火味。

  春天山味 吃在通城

  “我們要把通城春天的好菜端到客人的面前。”通城鎮宣傳委員到“巴渝民宿”“通紅鄉味”等鄉村旅游接待點搞流動培訓,指導業主訂制通城鄉村風味食譜。她對業主傳授,香椿芽、魚腥草、頭茬韭菜、薺菜、野小蒜是地裡長出來的食藥兩用寶貝,外邊的客人非常稀罕,我們要多研學“大健康”,開發新菜品,讓客人能產生“舌尖上的感動”,又享受健康的呵護。

  通城鎮在提煉“旅游競爭力”方面,慢工出細活,提出“美景點亮眼睛,山味溫柔舌尖,人文浸潤心靈”的朴素構想。請來名廚師,舉辦培訓會,推出“安全的出處、健康的烹飪、綿長的回憶”四季菜譜,讓鄉土美食成為重要內涵。

  “沒想到田裡長的草草也能變成好菜、變成錢。”巴渝民宿的業主范洪早,學得很起勁。他認為,把鄉村土地上長出來的好菜好果變成旅游消費品,村民能接受,干得了,可以適度發展特色產業,讓一部分村民鼓起腰包富起來。

  通城鎮黨委負責人說,通城山味不止是舌尖上的美食,指導餐飲業主在清明節為客人准備薺菜煮雞蛋,更是要喚起大家對中華傳統節日與習俗的敬仰,對源遠流長的中醫藥文明沉浸式追溯。該鎮鼓勵村民把安全的餐桌原料,良好的烹飪方式,科學的康養習慣,呈送給遠近悅來的客人,讓有思想、有良知、有擔當的鄉村旅游火起來。

  院壩前長出啤酒花園

  龍池村社的李宗英,孩子在城裡教書,平時在城裡。放清明假,提前回到龍池村。“兩個月沒回來,我都認不出四周了,地壩前長出個產啤酒、吃烤雞肉串的花園,硬是蠻新鮮呢,娃兒放假可以把朋友請來,在菜園地和樹林邊上喝幾杯,最有意思了。”

  原味鄉村,展示現代風採,涌現網紅打卡地。通城鎮借重慶市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鎮東風,引進重慶市宸玖炫動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企業,與龍池村委會共同投資建設龍池村啤酒花園項目,佔地380平方米,集生產、銷售、封裝、配送、現場體驗為一體。引進山東酵爵發酵公司微型啤酒生產線和原漿啤酒技術,年產啤酒12噸。龍池村投資49.5萬元,佔股38.3%。

  啤酒花園緊挨著雞肉串加工廠,劉英是引進來的湖北老板。工廠佔地2000平方米,採用標准化工藝流程來生產質量一流的臘肉及低溫調理肉制品,並通過消費扶貧、東西部協作、三峽建設對口支援、農產品電商等途徑,拓展產品的銷售半徑。2022年,接下2800萬元的訂單任務。

  通城鎮以資產收益幫扶方式,利用東西協作資金對本項目進行扶持,每年按扶持資金的6%給予龍池村委會固定分紅。超過80個村民可以就近長期務工,臨時用工500人次以上。與周邊4個畜禽養殖家庭農場、2個千畝蔬菜基地達成了原料供應協議,龍池村2個養殖場已申請富民貸擴大養殖規模。本地養土雞有了銷路,不少村民實現了掙錢與樂享天倫的雙目標。通城即將成為年輕人爭相前往的歡樂山村。

  “點亮旅客的眼睛,溫柔他鄉的心靈,喚醒村民的信心。”森林、山泉、人文,民風、田間都是風景。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進程中,通城生活因景美而被向往,通城群眾工作因快樂而被景仰,他們唱著五句子山歌春播,打開了春天這幅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動態畫卷。(余明芳、胡欣妍)

  來源:巫溪縣委宣傳部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