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重慶多措並舉為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門店生意好 群眾就業穩

本報記者  常碧羅
2022年06月10日11: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重慶出台多項措施穩崗促就業。深入企業紓困解難、特色培訓送到家門、重點群體加大幫扶……如今,越來越多的門店在重慶持續發展,讓群眾工作更穩定、生活更幸福。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10日 14 版)

  雨過天晴,重慶市璧山區秀湖水街非遺小鎮的游客漸漸多了起來。推開木門,挽起窗幔,胡妍汐的漢服小店開門了。

  “我們這裡有漢唐風格、魏晉風格的服裝,旁邊還有新中式女裝,都很受歡迎……”胡妍汐邊走邊介紹,3年前,她盤下這間漢服小店,“現在,到了節假日,店裡都忙不過來。”

  不過,生意並非一直這樣紅火。不久前,胡妍汐和同事們還曾因疫情影響等原因面臨關門歇業的困境。一間小店,關系著群眾的就業。這樣的小店,如何一步步挺過難關?日前,記者聚焦“小店”,挖掘這一個個門面背后的就業故事。

  深入企業紓困解難

  穩崗政策送到家門

  “虧損,一直在虧損。”但是說起裁員,胡妍汐一直搖頭:“舍不得。”

  回想起此前的艱難時光,胡妍汐還心懷忐忑。漢服店的營業額在下滑,胡妍汐不是沒有想過裁員。“我們這裡有30多名員工,如果真的壓減人力成本,需要裁掉七八個員工。”

  胡妍汐沒法下定決心,“員工在這裡就業上班,他們的背后,也是一個個家庭。”

  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如何支撐店面繼續經營下去?改變源於一通電話。這是胡妍汐第一次聽到“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璧山區就業和人才中心工作人員的宣傳,讓胡妍汐和同事們看到了希望。經過信息核對,這筆補貼款很快就打到了賬上。

  日前,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7部門印發《關於對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的通知》,全面推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免申即享”經辦服務模式,實現企業全程“免申報、零材料、零跑路”。就業和人才中心等部門積極落實,深入企業,紓企解困,穩定就業。

  秀湖水街上的小門店多。為了讓好政策更多更全面地惠及這些小微企業,璧山區就業和人才中心和社保所工作人員,下沉到每家門店和企業,為他們宣傳就業、創業等一系列補貼政策。

  在深入了解胡妍汐漢服店的運營情況后,璧山區就業和人才中心副主任鄭英又帶來了好消息。“我們正在向人社局申請大學生見習基地。這樣既能讓更多學生來體驗傳統文化,也能減輕店面的資金壓力。”胡妍汐說。

  在璧山區一家農貿市場門口,50多歲的葉祖琴正在忙碌。到了夏季,她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葉祖琴十分珍惜眼前的工作機會:“一個月的工資能有五六千呢!”

  葉祖琴經營的這家鹵菜店,是重慶榮鵠記食品公司的一家直營店。“像葉阿姨這樣的門店,我們還有6個。”公司負責人郭俊告訴記者,每個門店能夠創造1—2個就業崗位。

  “‘4050’人員的社保補貼,幫公司解決了不少難題。”郭俊說,區人社局的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宣傳相關穩崗補貼政策,“企業的用人成本降了不少,我們也有底氣開設更多門店,增加更多就業崗位。”

  “這些小店吸納著許多群眾就業,我們要把政策及時送上門,幫助門店渡過難關。”鄭英告訴記者。據介紹,重慶全市正開展審核、公示和資金撥付工作,預計將為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的3.05萬戶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1.23億元。

  培訓技能指導創業

  專業導師上門講解

  每次,鄭英走進街邊門店,都喜歡和店主聊天。“想看看我們的政策有沒有普及到位。”來到胡妍汐的漢服店,她又想起一件事。

  之前,為了把漢服店的名氣打出去,胡妍汐和同事們琢磨著把漢服傳統文化和電商結合起來。“在網上讓更多人了解新中式服裝,了解漢服文化,那我們的門店經營就會有所改善。”

  可是當站在手機鏡頭前時,胡妍汐和同事們還是顯得有些生澀。有了粉絲,但是網上的銷量仍然不高,打不開市場局面……這些問題,困擾著他們。

  一籌莫展之際,鄭英和同事們把一份培訓大綱放在了他們的面前。“有了政府牽線搭橋,我們也終於有機會參加直播培訓了。”胡妍汐的搭檔何嘉盈立刻報了名,“這個針對新職業的培訓學校離我們很近,還是免費的!”

  撰寫產品腳本、增加用戶黏性……課堂上,這些新名詞蹦進了學員們的腦子裡。“連上了3天課,收獲真不少。沒想到,一場直播還有這麼多技巧。”下課回來后,何嘉盈和胡妍汐還在不停探討著直播電商的發展。

  在江北區鯉魚池42號藝術公園,這裡雲集著大量的個體門店,江北區人社局的相關工作人員經常來到這裡,為小店提供更多類型的服務。

  粟學強的餐館就坐落在這個商業體當中。“爆炒要把握好火候,鹵菜的配料也很重要,記得肉片要再薄一些才更入味兒。”自從江北區就業和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做過幾次就業指導之后,粟學強和餐館的同事就開始准備“渝創渝新大賽”。

  “有專業導師上門做講解,我們要好好准備這次比賽,把餐館的名聲打出去,也讓更多人品嘗到我們的手藝。”粟學強告訴記者。

  近年來,重慶市人社局不斷優化“軟服務”,為不同門類的小店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和創業指導。這些無形的宣傳和幫助,讓小門店打開了更大的世界。這些門店的蓬勃發展,為更多群眾提供穩定的工作和生活,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

  支持幫扶重點群體

  公共服務走進校園

  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也加入了“小店”。在重慶市一個大型商圈內,小黃正在教新店員沖調奶茶,“這是我們最受歡迎的一款產品,一定要注意比例。”畢業不久的她來到這家奶茶店,成為一名店長。這家奶茶店的經營負責人,同樣也是一名大學畢業生。

  “剛起步的時候,確實什麼都不懂,資金也很有限。”奶茶店負責人袁靜憶告訴記者,租金、原料、人力成本……這些都讓小袁焦頭爛額。好在江北區就業和人才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向袁靜憶宣傳了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政策。

  “30萬元的貸款很快就批了下來,手頭寬裕了,能夠做的事情更多了。”拿到貸款后,袁靜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聘了大學生店長和助理。加上此前的兩名店員,5個年輕人常常碰在一起探討,這間小小的奶茶店,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重慶市人社局聚焦大學生等重點人群的就業需求,集成創新就業創業支持政策措施。除了創業擔保貸款扶持之外,還組織了系列創新大賽。同時,對吸納應屆畢業生就業的中小微企業發放2000元的補貼﹔對吸納一定規模應屆畢業生就業的企業下調貸款利率,提高企業吸納積極性。

  和袁靜憶一樣,最近,向德釗的工作也逐漸邁向正軌。向德釗從小在農村長大,剛開始冒出創業的想法時,他盤算了一下家裡的積蓄,兩手一攤,擠出倆字——“沒錢”。

  盡管如此,他還是咬牙租下了一家小小的門店,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工作。江北區就業和人才中心聯合街道、社保所走訪時,來到向德釗的店面。聊天過程中,向德釗發現自己可以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拿著申請下來的30萬元,向德釗擴大了經營范圍,也在原有基礎上又聘請了兩名員工。“現在,門店的生意漸漸好起來,感覺自己的日子也有奔頭了。”不久前,向德釗結了婚,生活越來越好,他和店員一起,在這間店面裡,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為了幫助更多大學畢業生找到工作,重慶市人社局持續推進“公共服務進校園”和“碼上求職·雲端就業”專項行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開展線上線下“專精小”的專場招聘1萬場次,提供免費創業工位1萬個,開展創業實訓、導師問診服務1萬人次以上。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