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二維碼+紅色存折”激活紅色熱土

時值6月中旬,奉節縣紅土鄉白鶴村一片翠綠秧苗盡收眼底,不時有白鶴低空掠過,村黨支部書記喻繼祥站在田坎上憧憬著9月稻浪,絲毫不覺暑熱。“今年村集體經濟組織種植水稻263畝,預計可以收割稻谷13萬斤,產值34萬元。”喻繼祥說。
2011年以前,奉節縣還未通高速,紅土鄉作為交通要道,加之“紅土貢米”遠近聞名,彼時的紅土鄉客商來往絡繹不絕。高速暢通以后,紅土鄉逐漸變得消聲落寞起來。奉節縣紅土鄉黨委書記袁義剛上任的時候,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局面。如何改變現狀,讓紅土鄉乘上“鄉村振興”的快車?鄉黨委探索“二維碼+紅色存折”功不可沒。
變“一年一評”為“一碼一折”
仔細摸清了干群關系之間的症結之后,紅土鄉召開了黨委班子專題會議,討論如何破題。“紅土鄉要發展,肯定要依靠群眾,而讓群眾重新信任黨委政府,黨員干部才是關鍵之要。”袁義說。
黨員積極性如何調動?先從考核下手。原有的傳統黨員考核方式缺乏量化指標客觀評價體系,基本都是“靠印象、憑感覺、隻投票”,缺乏黨員發揮作用的載體,黨員積極性根本無法調動。由此,紅土鄉印發《紅土鄉關於加強黨員、村(社區)干部以及村民小組長管理工作的通知》,創新性提出黨員“二維碼+紅色存折”積分管理。
“我們在《通知》裡面明確了黨員履行義務、發揮作用的各項增減積分值,將每位黨員的基礎信息錄入到黨支部信息系統,並生成一個專屬二維碼,掃碼可一鍵查詢每位黨員的增減積分,這就是所謂的紅色存折。”紅土鄉組織委員李遠學介紹,“紅色存折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增強流動黨員的管理。以往流動黨員參與線上‘三會一課’的積極性並不是很高,但是可以一鍵查詢積分之后,流動黨員普遍比之前參與線上活動的積極性高了許多。”
為用好“紅色存折”,紅土鄉明確積分管理由支部書記負總責、支委會組成積分評定小組、組織委員具體負責積分登記、紀檢委員對積分全過程進行監督,嚴格做到實時登記。同時,定期在黨員微信群中“晒一晒積分”“比一比存款”“亮一亮工作”,將黨員積分結果直接運用到年度黨員評比中去,對長期排名靠后的黨員由所在支部進行提醒談話,對於長期不參加黨組織活動導致積分“變負、墊底”的黨員按照規定採取組織措施。
變“被動參與”為“主動作為”
“阮總管,今天又可以加5分喲?”一大早,紅土村的村民就在向正在義務打掃農民新村休閑廣場的老黨員阮定元打趣。
“二維碼+紅色存折”積分制度運行后,設定每名黨員基礎分均為60分,平時參加黨內組織生活、我為群眾辦實事等累計積分。黨員在創建評比中獲得榮譽稱號,或服務群眾做貢獻、辦實事后,除支委會認定計分外,黨員可按“申報--核實--公示”的步驟主動申報加分。
像阮定元這種情況,就可以主動向黨支部申報為群眾辦實事加5分,申報后由黨支部進行核實,經黨員確認無誤后記入積分,每名黨員的申報積分認定情況,各支部定期在黨員大會上向其他黨員公示。
“60分是我們紅土鄉每一名黨員的‘生命線’,保住基礎分才能算是一名合格黨員,”在白鶴村黨員大會上,支部書記喻繼祥說,“而參與志願服務等活動獲得的加分,加的是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分,每增加一分,就是在追求優秀黨員的路上邁進了一步。”
不僅如此,紅土鄉各黨支部還結合本村實際細化完善積分規則,及時做好每位黨員的積分記錄,在黨員大會上聽取黨員對積分問題的申訴,並對積分進行核對,對錯記、漏記的及時校正,自覺接受監督。
變“積分浮動”為“實際行動”
“要想讓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大米的質量,還是要走規模化、集約化的道路,為產業提質增效”,深入白鶴村調研時,袁義建議道。
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白鶴村所在的白鶴壩有700畝高標准農田,所產大米口感清甜。
接受建議后,喻繼祥組織在村的25名黨員召開黨員大會,提出了通過集體經濟流轉土地實現大米規模化經營的發展思路,黨員一致支持。然而,不少村民卻並不買賬。
“大家對於土地流轉不是很了解,有思想抵觸很正常。這就需要我們一起共同努力,把群眾的思想工作做通,大家每做通一戶群眾工作,我們的存折積分就可以增加兩分。”在“積分”的鼓勵下,黨員們主動認領任務,挨家挨戶宣傳產業發展思路,摸排農戶流轉土地意願,農戶的思想慢慢有了轉變。
“土地流轉后,我們家有人可以出門打工,逢播種收割的農忙時節可以回來務工,等發展好了,以后還可以分紅,算起來年收入至少能增加個萬把塊。”在一場征求群眾意見的大會上,農戶向發強率先支持。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終,村集體經濟以500元/畝的價格流轉全村97戶214畝水田。
2021年,白鶴村村集體經濟組織種植水稻214畝,收割稻谷11.6萬斤,產值26萬元,大米曾經一度賣到25元/斤的價格,2021年紅土米榮登“重慶十大好吃大米”榜單之一。
隨著“二維碼+紅色存折”的實施,紅土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如今的“紅色熱土”正在慢慢蘇醒,在奔向鄉村振興道路上的步伐越邁越快。(熊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