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補鞋、磨刀、剃頭……繁華街區裡的舊時光小巷

2022年06月29日08:02 | 來源:重慶晚報網
小字號

  江北區南橋寺,一段繁華的街區中,很少有人注意到這條小巷。但當你走進這條小巷,一定會被它喚起久遠而溫馨的記憶——補鞋、磨刀、剃頭、彈棉花等老行當聚集於此,堅守在此的老手藝人們,用最原汁原味的工藝,服務於街坊四鄰。“哪怕不消費,就來這坐一坐,也覺得很親切很舒服。”市民張女士的這句話,道出了這條被居民譽為“舊時光小巷”的精髓。

補鞋匠篇

“補一次要管嘿久”

走進小巷,第一個注意到的人,一定是老陳。不單單是因為老陳的攤位居外側,還有他臉上始終挂著的親切笑容。

“你們看喲,這雙小娃娃的皮鞋,居然買成200多塊錢!”老陳補起鞋來十分麻利,穿針納線靈巧至極。補鞋過程中,他還時不時和周圍人開開玩笑。很難想象,老陳是才過完八十大壽的高齡老人。老陳是一名退休機械維修師傅,退休20年,就支攤補了20多年鞋。8年前,老陳和其他老手藝人們陸續搬來這個小巷,老行當之間互相有了照應和依托,老陳工作起來也更帶勁了。老陳不會用智能手機,老顧客們來補鞋時會准備好5元~10元不等的現金。

家住新城馨苑的謝楠今年已經54歲,她說,以前老陳在別處擺攤時,自己就找他補鞋,現在自己帶來的已是孫孫的鞋了,“經濟又實惠,補一次要管嘿久!老陳幫我們節約了好多買鞋的錢喲!”謝楠說。“我嘛,還算年輕,要干到干不動那天為止!”聽到老顧客的贊美,老陳笑意更濃了,眼睛瞇成了一條線。

剃頭匠篇

“剃胎毛快要失傳了”

小巷裡要數剃頭匠最多,人氣也是最旺的。這不,王姐的攤位上,排隊等著好幾位客人。王姐今年63歲,但因為身材窈窕,五官立體,大家都以為她才40歲出頭。王姐以前在廠裡工作,屬於廠花級別的美女,下崗之后,她就做起了美發行業,迄今已經干了30多年。

“剪發6元,刮光頭10元,焗油30元,剃胎毛60元……”王姐告訴記者,盡管這些年,理發店的價格一漲再漲,但她的價格已經很多年沒變過。實惠的價格,扎實的技術,王姐將其稱之為老手藝人的堅持。王姐透露,剃胎毛是剃頭匠的專屬“絕學”。“剃胎毛快要失傳了,你去現在的高級理發店,他們都不會這個手藝。”王姐自豪地說。所謂剃胎毛,是在嬰兒出生30天后,剃光其原本的頭發,因嬰兒頭皮極其嬌嫩,對剃頭匠的技藝和手法是一項考驗。

另一邊的剃頭匠楊姐50歲,在這裡干了7年有余。同為剃頭匠,她和王姐的收費一致。周圍顧客們說,楊姐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見過一次的顧客,楊姐一定能記住。

磨刀匠篇

“磨剪子嘞鏘菜刀”

磨刀匠老湯今年67歲,留著很潮的“莫西干”發型,還染成了流行的玫紅色。這個發型是王姐為老湯免費做的,為的是讓老湯看起來酷一些。實際上,老湯是一名聾人,人們對他頗為關照。他用來磨刀的老式砂輪機,就是隔壁攤的老陳贈送的。“磨刀5元!錢給他就是了。”大家還時常幫老湯招攬顧客和兼職翻譯。王姐說,這條小巷每天早上8點開攤,傍晚6點收攤,大家不為賺多少錢,而是想堅守這份熱愛的老手藝,以及每天能見到這些親切的老面孔。

59歲的老張,是小巷裡另一位磨刀師傅,他身材壯實,脖上戴著一根粗項鏈,看似“不好惹”的樣子。但老張一開口就“破功”了,他說話聲音很溫柔,對顧客的要求總是無條件滿足。南橋寺老居民沈胡強最近迷上了拍短視頻,讓老張重現“磨刀吆喝”。老張隻得帶著3分無奈、3分害羞、4分妥協的表情,扯開喉嚨吆喝起來:“磨剪子嘞鏘菜刀!”

老張其實還有個綽號叫“全能張”,他除了磨刀,還會補鞋、修拉鏈、修傘。老張說,自己十二三歲開始磨刀,不知不覺就干了大半輩子,近年來磨刀的人越發少了,自己不得不拓展技藝。回憶起磨刀匠的輝煌時期,老張也有些悵然,“那時候在街頭喊一聲,就會出來一群家庭主婦,她們拿著鈍菜刀和鏽剪子,匆匆趕過來。”

彈棉花匠篇

“技術革新和與時俱進”

小巷最深處,是老劉夫婦的彈棉花店。60多歲的老劉,彈了幾十年的棉花。和其它老行當相比,老劉是小巷裡第一個從手工作業轉為電子機械化作業的。老劉說,手工彈棉花,一天才能彈一兩床,機器一天就能彈十床,“我將它稱之為技術革新和與時俱進。”

雖然機器彈棉花比手工輕鬆,但是鋪棉、拉線、牽紗等工序還得靠手工。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棉絮也隨之漫天紛飛,若不慎吸入,就嗆得人直想咳嗽。“年輕人不願意干這個,很辛苦也掙不到多少錢。”老劉說,自己隻有一個徒弟,也已經40歲出頭了,因此,他還想多堅持干幾年,爭取再找到一兩個手藝傳承人。來取棉被的江錦繡阿姨也很感慨,她說,現在的人基本都在商場或者網上買被子,隻有她們用過彈出來的棉被的人才知道,這樣的棉被有多柔軟和保暖。

七嘴八舌

網友們的記憶

夏憶:補鍋咯,補鍋……從前,誰家的鐵鍋壞了,隻要聽到這個吆喝,就可以拿出去修補。補鍋匠支小火爐,拉起風箱,就開工了!不一會功夫,就可以拿著補好的鍋回去燒菜了!

阿倫:懷念以前背冰糕箱的奶奶。幾角錢的紅豆棒冰、奶油冰棍、豆沙冰糕,幾個同學湊錢買一支,你吮一口,我吮一口,太歡樂了。

萍聚:我小的時候,家家戶戶基本都是去裁縫店做衣服和補衣服。一件衣服破了再補,補了再穿,回憶過去,就感嘆現在生活水平太好了。

好漢:以前的剃頭還包括了修面。師傅會把頭發和胡須一起給刮掉,非常清爽,價格也公道。

劉二娃:現在街頭擦鞋攤少了,小時候走親戚,都要先去街頭擦鞋。皮鞋一打上蠟,馬上就像一雙新鞋一樣,走路都提勁多了。

我很溫柔:小時候街邊買爆米花,捂著耳朵,又害怕又期待,就等機器“砰”地一聲響。

記者手記

品味匠心和堅守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在我看來,這條小巷最動人之處,是當我們走進這裡,時光一下就慢了下來。我們既能在這裡觸摸到兒時記憶,也能從快要消失的老行當中,品味到老手藝人們的匠心和堅守。正如街坊四鄰所說,如果在這裡多坐一坐,和老手藝人多聊一聊,就能體會到這裡濃郁的市井味和人情味。此情此景,令人動容的同時,更帶給人滿滿的治愈感。

當然,在城市規范化管理的今天,攤位不是隨便就能擺的。我通過江北石馬河街道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口中得知,小巷所在之處,既沒有佔道經營,也沒有堵塞消防通道,因此,這裡才能擺攤,並被納入規范化管理當中。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王薇 郎建榮 實習生 馮愷驍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重慶市合川區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致5死6傷
  6月28日10時40分左右,重慶市合川區省道S537線梓潼路段發生一起貨車與客車相撞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傷,5人輕傷。目前,受傷人員均已送醫救治,生命體征總體平穩。…
“渝快辦”上線新功能 承包你的住業游樂購
  人民網重慶6月28日電 (劉政寧、許琳珮)重慶市政府新聞辦今日舉行“渝快辦”渝悅生活服務專區推廣應用新聞發布會,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鄧遠峰介紹,為優化完善“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雲聯數算用”全要素群、“住業游樂購”全場景集,加快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市政府辦公廳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區縣政府,進一步提升“渝快辦”服務效能,在不斷優化“渝快辦”辦事服務體驗的基礎上,圍繞打造“住業游樂購”全場景集,在“渝快辦”平台手機端推出了“渝悅生活”服務專區,推動政務服務從行政許可向公共服務領域拓展。 “渝悅生活”服務專區全方位匯聚了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的政務服務、便民服務事項,旨在為廣大市民提供全場景集的公共服務和生活指引。…
重慶“無廢校園”嘉年華活動“雲上”舉辦
  “無廢校園行動2021-2022(重慶)”嘉年華活動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供圖 人民網重慶6月28日電 (胡虹)28日,“無廢校園”嘉年華活動“雲上”舉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