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生態環境系統已出台50余條政策助企紓困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重慶7月1日電 (胡虹)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消息,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以優化環評服務為抓手,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已出台了50余條惠企政策助企紓困,並推進落地落實。
在深化環評審批改革方面,重慶市全面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告知承諾制,在2021年擴大適用建設項目類型至44大類100小類的基礎上,繼續優化審批流程,堅持“放管服結合”“分類精准下放”,95%的審批權限下放區縣。並繼續執行《重慶市不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建設項目名錄》24大類78小類涉及項目免於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手續。
在行政服務提質增效方面,落實各行政審批不互為前置的要求,可帶條件審批重大項目。在“渝快辦”政務平台,上線環評及排污許可“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套餐,應設盡設行政權力事項全部覆蓋﹔優化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去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審批109個項目環評文件共節約481個工作日。
此外,重慶作為全國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的6個城市之一,在優化環評分類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試,印發《重慶市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實施方案(試行)》,推行環評“打捆”審批,同一行政區域內城市道路、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類項目,以及在同一工業園區(集聚區)內的家具制造、計算機制造等同一類工業項目,且均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在明確相應責任主體的基礎上,打捆開展環評審批。
同時,在“渝快辦”上線“建設項目選線選址環境准入自助查詢系統”APP,助力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市級重大產業項目享受審批“綠色通道”,即申報即受理即轉評估,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間。
在此基礎上,為保障重大工程項目順利實施和重點企業高質量發展,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印發《重慶市大氣和噪聲污染防治十條惠企措施》,為企業爭取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87億元,幫助企業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此外,印發《優化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積極服務企業八項措施》,深化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白名單”制度,優化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審批程序,較之前至少縮短1個月審批時間。印發《優化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管理服務八條惠企措施》,推行小方量污染地塊自主修復,生態壞境行政主管部門加速對修復后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為招商引資項目更快騰出建設空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涪陵:一碗豆花飯溫暖一座城
- 人民網重慶7月1日電 7月1日,重慶市涪陵區開展“一碗豆花飯,溫暖一座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為城區及近郊環衛工人送去“愛心早餐”,也為他們送去關懷和溫暖。 當天早上5時許,涪陵區餐飲(商)協會的黨員志願者們便開始著手准備“愛心早餐”,煮米飯、點豆花、做紅燒肉,然后分餐、裝盒、打包,組織送餐車分時段運送到城區各處。…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