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重慶篇章
——市級部門(單位)負責人學報告談體會①

加強黨史研究 強化黨史宣傳
更好地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徐塞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黨同志要“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市委黨史研究室將進一步發揮職能優勢,加強黨史研究,多出研究成果,強化黨史宣傳,持續做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宣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歷史自信、掌握歷史規律、增強歷史主動。一是總結好我們黨百年奮斗歷程特別是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堅定歷史自信,從而更好地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總結好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深化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研究,掌握歷史規律,為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問題提供歷史借鑒,更好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三是用好紅色資源特別是重慶紅色資源,與時俱進深化紅岩精神研究,弘揚包括紅岩精神在內的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增強歷史主動,敢於擔當、積極作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
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 明炬
聆聽了黨的二十大報告,讓我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十年砥礪奮進,十年偉大變革,十年非凡成就,最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上來,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奮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一是加快推動以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和廣陽灣智創生態城為引領的全市科技創新布局與發展,提升全域科技創新能力﹔二是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組織實施一批重大重點專項,增強我市自主創新能力﹔三是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構建更加完善高效的科技服務體系﹔四是加快推動科技開放合作,建設國家“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示范區﹔五是加快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營造更加濃厚、更富活力的創新環境與氛圍。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唐步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為新時代民政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扣“三基”職責使命,踔厲奮發、擔當作為,譜寫新時代民政事業發展新篇章。著力健全基本民生保障體系。堅持“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以統籌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分層分類相互銜接的救助制度體系。持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創新城鄉社區治理,增強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深化“五社聯動”,暢通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願服務者等多元主體參與基層治理路徑,推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切實加強基本社會服務。大力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結構,確保706萬老人老有所養。加強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優化殯葬、婚姻、地名等公共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當好全面依法治市的推進者 努力護航高質量發展
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 種及靈
黨的二十大報告舉旗定向、高瞻遠矚、思想深邃、氣勢磅礡,具有極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當好全面依法治市的推進者,深學篤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推進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和我市實施方案落實﹔當好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營造者,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優質專業的法律服務環境,努力護航高質量發展﹔當好法治政府的建設者,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當好平安重慶的守護者,堅決維護安全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好基層治理法治化的促進者,深入實施鄉鎮(街道)擴權賦能、矛盾糾紛聯調聯動等“五大行動”,持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當好全面從嚴管黨治警的踐行者,鞏固拓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努力建設忠誠干淨擔當的司法行政鐵軍。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人社力量
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 黎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要求,為我們做好人力社保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圍繞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重點群體精准幫扶,聚焦產業鏈需求開展技能培訓,多渠道拓展縣域就業容量,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圍繞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由制度全覆蓋到法定人群全覆蓋,開展“擴面提質”專項行動,打造參保“直通車”,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筑牢基金安全防線,不斷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圍繞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深入實施“重慶英才計劃”,推出重慶英才集聚工程,打造一批“巴渝工匠”,建好中國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智能+技能”數字技能人才試驗區等國家級平台,辦好重慶英才大會,打造重慶英才服務港﹔圍繞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等勞動者權益保障,聚力打造“智慧人社”“一庫四聯盟”等人社公共服務體系,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人社力量。
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和自然資源要素支撐
助力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市規劃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扈萬泰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之一。全市規劃自然資源系統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和自然資源要素支撐。一是加快完善“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優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土空間規劃布局,深化“一區兩群”國土空間規劃,加快推動“萬開雲”同城化發展等專項規劃實施。二是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發揮“市、區縣、鄉鎮”三級耕地保護工作專班作用,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助力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三是加強自然資源改革與管理,對照項目清單,全力保障重大項目落地﹔深化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四是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快完成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形成一批生態修復新范例。五是夯實地質災害安全防線,深化落實“點線面”防范機制,大力推動危岩(崩塌)治理,持續提升預報預警精准度,做好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擔起“上游責任” 聚焦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 吳盛海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論述,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書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新篇章。突出“雙碳目標”,聚焦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度參與全國碳市場聯建聯維,升級“碳惠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平台,積極培育優化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擔起“上游責任”,聚焦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守好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后一道關口。落實“三個治污”,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深化“改革創新”,聚焦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堅持改革引領、創新驅動,推動形成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加強生態環境法治和科技保障,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奮力譜寫重慶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書記、主任 岳順
黨的二十大報告思想深邃,催人奮進。全市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將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抓好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各項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緊緊圍繞報告提出的目標任務,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奮力書寫重慶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一是發展為要,深入推動城市更新提升。提速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區”,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做靚“兩江四岸”城市主軸,深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二是利民為本,更好滿足群眾住房需求。統籌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場,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快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同步統籌社區服務提升。三是生態優先,加快城鄉建設綠色轉型。以實現“雙碳”目標為引領,推進建設方式綠色轉型,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推動城市排水設施高質量發展和韌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水平和能力,切實守護一江碧水,努力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為打造近悅遠來主客共享的美好城市而努力奮斗
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謝禮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對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城市管理局將強化“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深入推動城市更新提升,優化城市功能品質,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國家節水型城市為抓手,聚焦城市環境提升,保持干淨整潔有序城市形象。實施好坡坎崖綠化美化,打造好山城綠道、山城花境,推動口袋公園、全齡友好型公園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環境保障﹔聚焦設施更新提升,推動環衛、供水等基礎設施提級擴能,加快路、橋、隧等公用設施提檔升級,促進公廁、停車等服務設施提質增量,持續完善城市功能﹔聚焦民生福祉保障,持續策劃一批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項目,“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抓好抓實全國城市治理風險清單管理試點,保障城市安全運行﹔聚焦超大城市治理,加速推進城市管理“智”治體系建設,構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不斷推進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在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貢獻更大力量!
當好開路先鋒 加快建設交通強市
市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 許仁安
黨的二十大報告,站位高遠、求真務實,是新時代新征程中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政治宣言、奮斗綱領、行動指南。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讓我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也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全行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迅速掀起學習熱潮,扎實付諸行動,尤其要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緊扣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定位,提速推進“米”字型高鐵網、“三環十八射多聯線”高速公路網,以及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建設,加快形成“高鐵千公裡、港航萬噸級、機場雙樞紐、縣縣聯高速、組組硬化路”的發展格局,全面開啟“2小時重慶”,全力構建“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早日建成行千裡、致廣大的交通強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加快構建現代化重慶水網
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水利支撐
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學鋒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市水利局將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具體實踐,抓好現代化重慶水網“綱、目、結”謀篇布局,持續推進“一核兩網·百庫千川”水利行動。有效銜接國家水網,構建現代化重慶水網之“綱”。聚焦區域水資源承載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協調問題,加快實施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持續推動長征渠、渝南和重慶中部等一批跨流域、跨區域重大引調水工程,切實增強區域水資源調配能力。逐步完善工程布局,織密現代化重慶水網之“目”。加強重要水源工程、水資源配置工程互聯互通,推進河湖水系連通、渠系配套、江河治理,提升水資源供給能力的張性和韌性。接續推進骨干工程,打牢現代化重慶水網之“結”。科學規劃、超前論証一批控制性骨干水源工程,提速推進跳蹬、藻渡、向陽水庫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高質量推動現代化重慶水網進程。同時,持續實施灌區現代化建設與節水改造,為高標准農田提供水利支撐,全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奮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市商務委黨組書記、主任 章勇武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商務工作聯通內外、貫通城鄉、對接產銷,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將各項部署和要求落實到商務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出重慶商務貢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展現重慶商務擔當。到2025年,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基本建成,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更加突出,內外貿易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雙向投資水平進一步提高,營商環境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商務服務民生能力持續強化,集聚國際資源要素能力大幅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奮力譜寫退役軍人工作的新篇章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邦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報告提出,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這為做好退役軍人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的偉大征程中,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以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退役軍人獲得感成色更足”為主線,以發揮退役軍人積極作用為重點,提質提速、創新創優,不斷提高思想權益、安置軍休、就業創業、擁軍優撫、褒揚紀念等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質量,深化新時代雙擁工作,奮力譜寫退役軍人工作的新篇章。
堅持“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
全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 冉進紅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全市應急管理系統黨員干部職工將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破解難題、引領發展,牢記囑托、埋頭苦干、奮勇前進,全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以“控大事故、防大災害”為目標,以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為主線,狠抓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強化政府監管責任落實﹔狠抓“一線責任制”,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狠抓嚴格執法,推進應急管理工作依法治理﹔狠抓專項整治,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狠抓基層基礎,不斷改善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防治基本面﹔狠抓應急准備,及時有效處置各類事故災害。我們將堅決扛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的神聖職責,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力推動全市安全穩定形勢持續向好。
提升市場監管現代化水平 推動高質量發展
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 唐英瑜
黨的二十大報告,科學謀劃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為我們豪情滿懷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國內和國際,圍繞全國統一大市場、質量強國和知識產權強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兩地”“兩高”目標等,持續深化改革、強化監管、優化服務,以更好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更有力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相互促進,切實提升市場監管現代化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 深入踐行群眾路線
市信訪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錢永培
黨的二十大報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求真務實、催人奮進。報告提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些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將牢記信訪工作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更加樹牢群眾觀點,深入踐行群眾路線,暢通信訪渠道,傾聽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充分發揮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加深入推進改革,完善信訪工作制度體系,高效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全力化解信訪突出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更加強化矛盾源頭治理,推進科學民主決策和依法行政,多元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積極防控重大風險,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奮力書寫新時代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大力量。
努力為黨做好新時代的青年工作
共青團重慶市委書記 廖傳錦
黨的二十大報告用專段對青年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對廣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年一代和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視。團市委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明確方向,努力為黨做好新時代的青年工作。一是建強政治學校。切實把黨、團、隊育人鏈條銜接起來、貫通起來,用好用活“青年大學習”“新時代重慶青年成長大講堂”等載體,組織“青年講師團”“紅領巾講解員”等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二是凝聚先鋒力量。引導青年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治理等重大領域中,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三是筑牢橋梁紐帶。縱深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扎實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推動出台一系列標志性扶持政策、實施一系列普惠性實事項目,把青年牢牢地凝聚在黨的周圍。四是鍛造先進組織。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抓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團兩個保障,進一步改出精氣神和新形象,嚴出凝聚力和戰斗力。
用紅岩精神凝聚新趕考路上的精神力量
紅岩聯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紅岩干部學院院長 朱軍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向全黨發出了“兩個務必”的號召,這一振聾發聵的歷史強音始終回蕩在中國共產黨人心間。習近平同志曾多次要求全黨同志繼續牢記“兩個務必”。而今,習近平同志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三個務必”,這是中國共產黨“趕考”精神的與時俱進,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繼承弘揚。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不變的是一脈相承的自覺和清醒,變化的是更新更高的時代使命和政治要求。作為紅岩精神的傳播者,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將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紅岩革命文物保護傳承工程、紅岩革命歷史研究工程、紅岩景區品質提升工程、紅岩精神宣傳傳播工程、紅岩文化產業發展創新工程,引導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牢記“三個務必”,從苦難輝煌的歷史見証和精神寶庫中,激發初心使命,發揚光榮傳統,增強斗爭本領,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