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山區外貿加工廠的夢想與煩惱

2023年02月10日07:22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景程制衣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忙碌。首席記者 陳維燈 攝\視覺重慶

■微型廠房裡每年產出的近20萬件女裝,成為巴黎、紐約街頭一道道靚麗風景

■在萬開雲三地交界處的平安鎮,像這樣專門從事外貿加工的小微企達10余家

立春后,洞溪河畔的雲陽平安鎮乍暖還寒。平安鎮平安社區,雲陽縣景程制衣有限公司的廠房裡,卻是熱火朝天。

30多名平均年齡近50歲的農村婦女在制衣電車前忙碌著,一塊塊普通布料在她們手中變成了一件件精致的女式開衫。

廠房面積不大,隻有400余平方米,僅有55台制衣電車,可每年有18萬余件各式各樣的女式服裝,從這裡開啟跨重洋、越千山之旅,成為巴黎、紐約街頭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平安鎮地處雲陽最西邊,位於萬州、開州、雲陽三地交界處,是名副其實的山區小鎮,群山環繞,境內海拔高差近千米,總人口僅4萬余人。

就在這山區小鎮裡,像景程制衣這樣專門從事外貿加工的小微企業有10余家。

這些小小的廠房裡生產出大量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服裝、電子器件、體育用品……

制衣廠

保質保量完成訂單,謀劃創立自有品牌

“我在沿海的制衣廠干了20多年。”幾年前,返鄉的陳建和丈夫李方霞創辦了景程制衣,開始為廣東虎門一家商貿公司代工生產出口女裝,“這幾年從沿海返鄉帶娃的婦女比較多,我們這個活路比較輕鬆,時間也相對自由。”

50歲的李子容已是景程制衣的熟練工,“隻要有活路,我基本上都來。計件工資,最高一個月拿過8000多塊哦。”

李子容家住平安鎮向陽村,走路到廠子也不過20余分鐘。景程制衣讓她實現了就近務工,既能賺錢養家,也能就近照顧家人。

身有殘疾的陳小萍是平安鎮聯高村人,也是村裡的脫貧戶,“娃兒老漢在重慶主城打工,我一個人帶著兩個細娃,在廠裡務工,平均每月能拿2500塊錢。”

穩定的訂單、相對固定的人工,讓陳建計劃擴大生產規模,“准備添置30台制衣電車,把二樓的廠房也利用起來。”

陳建的想法,得到了平安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們為她爭取了50萬元的鄉村振興示范車間補助。”平安鎮鎮長付健介紹,鎮裡還在基礎設施建設、工人招聘等方面為景程制衣提供幫助和支持。

新的制衣電車很快就能到位,但陳建並不滿足於此,“我們現在主要是代工,還沒有自己的品牌,利潤很低,平均下來一件衣服僅有2.5元的利潤。”

在保質保量完成訂單的同時,創立自己的品牌,是陳建和李方霞的新夢想。

電子廠

勞動強度不大卻缺人工,產值提升有難度

離景程制衣不遠的雲陽縣平佳電子廠,卻要冷清許多,幾名工人在生產線上組裝著磁環。

“我們生產的磁環主要用於新能源充電器,出口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平佳電子廠廠長曹亮告訴重慶日報記者,磁環的組裝幾乎全靠手工,技術含量不高,隻要手腳靈活、眼睛不花就能做,“一些工人把活路拿回屋頭做了,廠子裡人就少一些。”

磁環的組裝共有10道工序,工人都拿計件工資。

負責外觀檢查、合腳工序的向芬,檢查一個磁環計酬0.75分,“一天能完成1萬多個,一個月全勤能拿到2500塊錢左右。”

手腳麻利的劉曉英不僅白天在廠裡做活路,晚上還把配件拿回家中組裝,“我一個月能拿3800多塊,收入還是不錯。”

目前,平佳電子一年能完成30余萬個磁環的組裝,年產值逾200萬元,但曹亮也有自己的煩心事,“很難擴大產能,主要是人工不足。現在我們固定工有30多個,缺口近50人。”

曹亮介紹,平佳電子的總廠在萬州,“平安交通便捷,幾分鐘就能上萬開高速。總廠希望我們能多接一些單子,人工夠的話平佳電子的產值翻幾番也問題不大。”

為何景程制衣人工相對穩定且缺口不大,平佳電子卻缺人工呢?

“磁環太小,活路做久了眼睛累得很。”向芬告訴記者,另外有些工序的單一計件工資不足1分錢,讓許多不了解的人提不起興趣。

付健介紹,為了幫助平佳電子解決人工不足的問題,平安鎮在春節前后組織了多場招聘會,也組織了不少返鄉農民工到廠裡實地參觀,“幾場招聘會下來,目前已表達意向的有二十多人,希望他們能夠盡快到崗。”

籃球廠

想擴大生產規模,可訂單多少無法掌握

正月初八,平安鎮聯高村籃球廠就已開工。

村裡的這家籃球廠,產品均供海外市場,每年生產籃球十幾萬個,年產值100多萬元。

籃球廠負責人申逸駿早年在沿海某籃球廠打工,從雜工做到了車間主管,還先后介紹平安鎮近300人到所在企業務工。

當申逸駿離職返鄉照顧雙親時,他帶到廠裡的村民大部分也已經返鄉。“回來的熟練工多,我也熟悉業務,廠長就喊我在村裡搞個廠子,為他們代工。”就這樣,申逸駿回到村裡,在鎮、村的支持下辦起了籃球廠。

“最開始沒有廠房,村裡就把原來的辦公樓交給我,當廠房用。廠裡每年固定給村集體分紅5000元。”申逸駿介紹,聯高村由原聯合村和高勝村合並而成,原聯合村的辦公樓閑置幾年了。

“閑置辦公樓改成廠房,盤活了閑置資產,解決了籃球廠的廠房問題,還給村集體帶來了收入,一舉多得。”付健介紹。

如今,籃球廠為30多位村民提供了固定就業崗位。

年過六旬的申碧君、李尚玉沒啥文化,無法外出務工,如今在廠裡負責打氣、上膠等工序,每個月收入2000多元。

而負責貼皮的栗媛媛,是最早一批從沿海籃球廠返鄉的務工人員,技術熟練的她每個月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

可申逸駿也有煩心事,“籃球廠工資不低、願來的人也多,我們想擴大生產規模,可訂單多少我們自己沒法決定。”

如何解決?申逸駿和鎮裡還沒有想出好辦法。

本報首席記者 陳維燈 實習生 龐梧萱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奮力奪取“開門紅”  新重慶建設開局蹄疾步穩
  1月28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召開,明確提出把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重慶市委的“一號工程”﹔同日,重慶各地也迅速行動起來,緊鑼密鼓搶先機、抓開局、出實招,復工復產、簽約開工、招商引資……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開局之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高質量發展態勢加快恢復呈現,經濟活力創造力和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戚發軔與重慶中學生聊"天"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在中國航天的歷史上,有一個人名是與許多個“第一”一起出現的,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
魯渝協作 重慶包機送脫貧勞動力赴山東就業
  重慶包機送脫貧勞動力赴山東就業。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人民網重慶2月7日電 (陳琦、劉敏)2月7日,49名來自重慶萬州區白羊鎮、余家鎮、柱山鄉等地的脫貧勞動力,在萬州機場乘坐包機,飛往山東濟寧務工就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