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志願者、市民代表回到山火發生地義務植樹
縉雲山防火主隔離帶添新綠

三月九日,北碚縉雲山防火主隔離帶,志願者正在植樹。記者 萬難 龍帆 攝\視覺重慶
“大家注意了喲,植樹的時候苗子要正,土壤分層壓實,最后再澆定根水……”3月9日,在北碚區縉雲山防火主隔離帶旁,十余名志願者、市民代表在林業專家的指導下,沿著山脊線種下一株株新綠。
縉雲山防火主隔離帶是去年山火期間開挖的最后一道隔離帶。彼時,來自雲南、陝西、甘肅、四川等地的消防部隊集結於此,與志願者、附近居民齊心協力,奮戰通宵,終於遏制住山火的蔓延。
春回大地,萬物更新,防火主隔離帶旁,山林已漸漸萌芽,盡顯勃勃生機。“為山林親手種棵樹,這才是春天該有的儀式感。”迎著初春的暖風,北碚(人防)山城雪豹應急救援隊隊員王瑩,正和隊員相互配合,揮鍬鏟土、培土圍堰,接連種下了三棵木荷幼苗。
去年山火期間,王瑩和30余名突擊隊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全力疏通上山的生命通道,保障后續物資和滅火專業人員能夠順利趕赴前線。這天,王瑩和隊友們特意穿上了去年救火時的防護救援服前來植樹,讓靚麗的“雪豹紅”再現縉雲山。
“二饅頭,這桶水給你。”定植完樹苗,王瑩又將附近引來的消防水裝進水桶,一一分給參與植樹的志願者、市民代表,方便他們給樹苗澆水。
王瑩口中“二饅頭”名叫張俊。在與林業專家協力種下了一棵新樹苗后,張俊默記下樹苗的位置。他說,“明年我還要來看看自己親手種的樹長得怎麼樣了。”
張俊是一名摩托車愛好者,去年,他頭頂烈日,駕著摩托車將消防物資從山腰處的中轉站一車車地運至防火隔離帶。
“得知政府將在這裡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我第一個就報了名。”植樹現場,市民代表鄧國強揮動著鐵鏟,將泥土填入樹坑中,隨后培實新土、堆起圍堰,道道工序做得認真細致。鄧國強告訴記者,他每年都會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他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好綠水青山,為縉雲山的生態保護出一分力。
風拂面,新綠初綻。志願者、市民代表和林業專家們兩兩分組,忙得不亦樂乎。經過一番熱火朝天的勞動,一棵棵新栽種的苗木迎風挺立,生機盎然。植樹結束后,大家還自發將周邊的落葉、殘枝清理干淨,為植物生長營造良好的空間。
本報記者 左黎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川渝將共推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 人民網重慶3月9日電 (陳琦)3月9日,來自重慶2023年全市衛生健康規劃發展工作會上的消息,截至目前,川渝兩地三級甲等公立綜合醫院已實現“45+67”項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今年兩地將共同推動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2022年,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曾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川渝兩地三級甲等公立綜合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的通知》,兩地共同推動所有三級甲等公立綜合醫院之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