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3年多來,重慶已派駐2760名第一書記

第一書記為巴渝和美鄉村新圖景著墨添彩

2024年04月15日07:24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3月20日,鳥瞰銅梁區水口鎮樹蔭村。(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李裕錕 攝/視覺重慶

3月20日,鳥瞰銅梁區水口鎮樹蔭村。(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李裕錕 攝/視覺重慶

4月12日,歷時一個月的“第一書記晒‘咱村’”優秀短視頻評選活動落下帷幕。30天時間裡,108位第一書記用紙筆、用鏡頭,把“咱村”的自然風光、特色故事和文化符號展示得淋漓盡致,“晒”出了鄉村振興新氣象。

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中,駐村第一書記是盡銳出戰的先鋒,為創造這場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貢獻了力量。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沖鋒的姿態、為民的本色和決勝的斗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3年多來,重慶累計派駐2760名第一書記,他們扎根農村聽民意,扑下身子解難題,筆尖心尖記民憂,吹響了新一輪鄉村振興駐村幫扶的沖鋒號。

當好防返貧“吹哨人”

為百姓撐起一把把“安全傘”

春光正好,大巴山空氣清新、山如翠屏。

4月14日一早,城口縣雙河鄉永紅村村民劉躍雲就扛著掃帚,來到自己負責的路段,開始清掃公路。這份並不繁重的護路員公益性崗位工作,能讓劉躍雲每月掙到幾百元,他格外珍惜。

“好政策讓我安心。”面對記者,劉躍雲打開了話匣子。

2021年6月,來自城口縣鄉村振興局的李佔毅被派駐永紅村任第一書記及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次入戶走訪,李佔毅就看見劉躍雲的妻子喻學兵病懨懨地坐著。

“你們得去醫院做個檢查。”聽取了李佔毅的建議,劉躍雲帶著妻子到醫院檢查,發現妻子患有腦瘤。經過手術,喻學兵的病情有了好轉,但醫藥費花了13萬余元,雖然醫保報銷了7萬余元,但剩余6萬余元的費用還是讓這個家庭不堪重負。

李佔毅多次走訪發現,劉躍雲一家七口人,收入主要靠劉躍雲在外地務工,年收入約為6萬元。妻子生病后,劉躍雲在家附近打零工,收入明顯減少,開銷明顯增加,存在返貧高風險。

在李佔毅的努力下,劉躍雲一家成為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享受到特殊醫療救助、低保、學費減免、護路員公益性崗位等一系列幫扶政策,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托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是重中之重。眼下,尚有一些脫貧戶的發展基礎比較薄弱,一些邊緣戶面臨致貧風險,一些農戶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都是返貧的風險點。

如何把這部分群眾找出來?第一書記當起了防止返貧監測的“吹哨人”,在入戶走訪中以“火眼金睛”監測識別到存在返貧風險的人群,並對症下藥施以精准幫扶措施,為脫貧群眾筑牢返貧“防護堤”。

截至目前,我市累計識別防止返貧監測對象3.89萬戶11.84萬人,絕大部分人已消除了返貧風險,第一書記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做好產業“實干家”

發揮專業特長推動強村富民

未進其村,先聞其味。這是近日記者在豐都縣栗子鄉聯合村採訪時的獨特體驗——這個味,是從村裡的釀酒廠飄來的酒香,而該酒瓶的設計者,正是該村的第一書記殷開明。

早在上世紀70年代,聯合村村民就開始釀酒,個別村民甚至還辦起了釀酒廠。然而,幾十年來,這些土酒基本上是自產自銷,在品種豐富的酒類市場上毫無競爭力。

去年5月,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專業負責人殷開明被派駐聯合村擔任第一書記。作為國家一級品酒師,他很快發現了聯合村酒產業存在的問題。

“(生產的)都是原酒,沒有調味,喝起來燒嘴刮喉。”殷開明說,另外,這些酒都用塑料桶裝,沒有賣相,缺乏品牌營銷。

於是,殷開明指導村民,把不同年份的酒作為基酒,勾調出口感柔和的濃香型白酒,並用玻璃瓶灌裝。他還為產品想出一個響亮的名字:“聯合一號”。

就此,聯合村有了首款瓶裝酒。為提升產品的品牌知名度,殷開明將“聯合一號”濃香型白酒上報推送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首屆“酒水服務”比賽,成為酒水品鑒技能比拼的賽事用酒,產品銷路由此打開。去年上市以來,聯合村的“聯合一號”銷售量超過2000瓶,收入近32萬元。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從脫貧攻堅到全面小康,從中國式現代化的鄉村篇章到農業強國建設的重慶篇章,農民收入都是極其重要的衡量指標,而產業是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相較於一般農戶,第一書記擁有更加專業的知識、更加開闊的思維和更具市場化的意識。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他們運用自身專業技能,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實干家”:在酉陽縣浪坪鄉浪水壩村,第一書記高倫江幫助村民篩選出適應性強、抗病虫性強的果蔬品種,新建起營養液懸浮育苗大棚,打造生態循環農業﹔在武隆區仙女山鎮桃園村,第一書記徐梓華幫助村民打造出“仙女山老臘肉”“跑山黑雞”等特色農產品品牌﹔石柱縣沙子鎮龍源村第一書記黃興濤,為村上規劃了滑雪場、高山跑馬場、農業體驗園等文旅項目,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化身鄉村“美容師”

讓鄉村“顏值”“內涵”雙提升

暮春時節,奉節縣草堂鎮歐營村農房上彩繪的文化牆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從卡通卡車裝滿橙子的童趣畫面,到大山間飛速穿梭的高鐵,再到壯美的三峽風光,生動描繪著三峽庫區的時代變遷,以及村子的產業發展。

去年底,當地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暨歐營村村史館改建后正式對外開放。為了延伸村史館的展示內容,歐營村第一書記易寧與重慶大學藝術專業的師生團隊聯系,在民居上繪制文化牆。

“我們對空白、老舊的牆壁進行彩繪裝飾,一方面有利於提升村庄‘顏值’,改善村容村貌,另一方面也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易寧自豪地說,如今引入的彩繪創意,為“橙鄉”新添了“文化味兒”。

如果說,守牢底線讓群眾有更多安全感,發展產業讓他們的獲得感更強,那麼,巴渝和美鄉村的建設,就是不斷滿足群眾對新時代的新期待,讓他們有更多幸福感。

建設宜居家園、激活鄉村文脈、營造文明新風……正因如此,第一書記們成為了村庄“美容師”,充分挖掘各地農村特點,“面子”“裡子”一起抓:巫溪縣通城鎮龍池村第一書記張浩,推動村庄建設,如今龍池村有了漢服體驗館、奶茶店、咖啡屋、茶吧、燒烤吧、音樂吧、書吧、游樂場等城市業態,走出了一條鄉村旅游發展之路﹔忠縣磨子土家族鄉竹山村第一書記王如春邀請來“村歌計劃”團隊,與村民一起創作村歌,大大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南川區興隆鎮永福村第一書記劉后文,打通了村民們獲得公共法律服務的“最后一公裡”……

“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還要富腦袋。”不少第一書記對此深有感觸,現在村裡的配套設施已趨完善,如何讓群眾真正把心留在這裡,是鄉村振興這張考卷的必答題。

把鄉村變成干事創業的熱土,用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巴渝大地上,駐村第一書記接力奔跑,新的和美鄉村故事精彩可期、未完待續。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蘇暢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