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武隆:擦亮“理論山鄉行” 推動理論遍山鄉

2025年03月03日15:45 | 來源:華龍網
小字號

怎麼將黨的創新理論傳達到基層一線?如何確保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怎樣保証基層群眾聽得進、能領會?近年來,武隆區不遺余力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將其與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相結合,與激發黨員干部群眾精氣神相結合,創設“理論山鄉行”理論宣講品牌,積極在建隊伍、明主體、拓平台上下功夫,著力打通理論宣傳和理論武裝“最后一公裡”。

一、建強宣講隊伍,全覆蓋推進理論宣講

精心做靚“理論山鄉行”宣講品牌,組建“1+6+26+N”支專兼結合的宣講隊伍,讓區級宣講隊員和基層宣講員同台宣講,把黨的理論與群眾身邊事緊密結合,增強理論宣講親和力與感染力。

一是建強區級宣講隊伍。出台宣講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堅持宣講工作抓“一把手”和“一把手抓”的工作理念,認真落實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發揮“一把手”示范引領作用,親自策劃宣講計劃、帶頭理論宣講、督導宣講質量,形成黨委牽頭抓總、宣傳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鄉鎮(街道)分工負責、各界積極參與的大宣講、大思政工作格局。遴選一批政治堅定、本領高強、作風過硬,有情懷、有擔當、有溫度的宣講骨干,精心組建區委宣講團。

二是建好專業宣講隊伍。圍繞理論宣講“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進網絡”要求,由牽頭單位篩選本行業本領域政治堅定、功底扎實、經驗豐富的優秀宣講人才,組建“理論山鄉行”青年宣講分隊,進行集中培訓后,分別深入機關、企業、社區、農村、校園、網絡開展理論闡釋、政策解讀。目前已開展宣講1200余場次,受眾6.8萬余人次。

三是廣建基層宣講隊伍。組織鄉賢能人、道德模范、“五老”人員、文藝工作者、宣講志願者,吸收每年舉辦的“學習新思想”基層理論微宣講活動比賽中涌現的宣講能手,培育26支“理論山鄉行”基層宣講隊,經由區級宣講隊員通過示范宣講、座談授課等方式加強講前培訓后,深入鄉村田園、農家院壩開展基層理論微宣講。目前已開展宣講4000余場次,受眾30萬余人次。

二、聚焦主體對象,分眾化推進理論宣講

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創新理論,注重以“小視角”講透“大主題”,善於從宏觀理論視野中,尋找與普通百姓息息相關的切入點,把黨的創新理論細化為一個個群眾可知可感的小話題,把“大水漫灌”轉化為“精准滴灌”,讓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一是明確宣講主體,增強說服力。結合當前宣講工作重點和武隆工作實際,有針對性抓好“六講”工作,組織黨員領導干部“講理論”,業務骨干“講政策”,法律工作者“講法律”,專家學者“講科技”,醫務工作者“講健康”,榜樣人物、行業先鋒、致富能手“講典型”,專業人專業講,讓群眾明理獲益。

二是深化宣講內容,增強感染力。深入挖掘工作中、生活中的具體人物、鮮活案例,收集身邊好人好事、致富經驗,重點宣講各行各業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創新理論的成果成效、典型事例、成功案例,講清楚、講透徹、講明白和順鎮“重慶好人”張永紅示范帶動脫貧戶增收致富以及白馬片區干部群眾攻堅克難建設山虎關水庫等本地經典案例,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說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讓群眾可親可感,有效增強宣講感染力。

三是創新宣講形式,增強吸引力。用好“濃濃鄉音”。深入鄉村社區,注重用鄉音話家常,將“高大上”的理論轉化為群眾聽得懂、好理解的“方言方語”。探索“實地體驗”。借助區內國防教育基地等實地平台,通過情景互動式、沉浸體驗式宣講,讓干部群眾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感悟武隆歷史文化底蘊。創新“1+X”宣講模式。將理論宣講與合唱、舞蹈、詩朗誦等藝術形式相結合,用“視聽唱悟+教育洗禮”的方式將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傳遞給黨員干部群眾,讓大家在歡聲笑語中接受新思想、了解新形勢、掌握新政策。

三、拓寬宣講陣地,多平台推進理論宣講

基層理論宣講陣地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民群眾、深入人心的重要載體。結合新時代新特點,兼顧不同受眾的信息接收形式,堅持傳統渠道和新興途徑並重、現有平台和流動陣地結合,努力構筑多層次、立體化的理論宣講體系。

一是整合傳統平台。整合區內原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村(社區)會議室等固定宣講場所,建立基層宣講站點241個。充分利用村級“大喇叭”的傳播優勢,開辟有鄉土氣息、鄉村特色的理論宣講欄目,將傳統陣地打造成基層宣講的孵化器和示范點。

二是推廣流動平台。依托田間地頭、農家小院、村口樹下,突出小范圍、短時間、小規模特點,以“短平快”方式創新開展流動式宣講。用好趕場天人員聚集優勢,定期組織開展主題宣講活動,及時向群眾宣傳宣講黨的方針路線、惠民政策,做到群眾在哪裡,我們的理論宣講觸角就延伸到哪裡。

三是開拓網絡平台。積極適應信息化發展形勢,充分利用武隆報數字報、武隆網、“印象武隆”APP等平台做強線上宣講,開設“理論山鄉行”專題專欄,精心推出《推動三農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武隆和順的蝶變之路》《這一聲“嘿咗”,他們喊了八年》《匠心筑夢新思想 非遺技藝永流傳—教育與非遺傳承共筑文化之魂》等各類宣講作品120余個。(中共重慶市武隆區委宣傳部供稿)

(責編:陳易、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