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城口嵐天鄉:“三步走”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助力鄉村振興

2025年03月03日17:13 |
小字號

近年來,城口縣嵐天鄉人大堅持以服務黨委中心工作、寫好鄉村振興文章為主線,找准人大工作與鄉村振興結合點,通過“高點站位、深入調研、補齊短板”三步走,推動鄉村旅游實現“規劃科學化、項目高效化、服務標准化、環境優質化”,為鄉村振興增光添彩。

高點站位抓落實 打好“提前量”

站位“鄉村旅游規劃”。緊扣嵐天鄉打造“川渝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目標,將助推鄉村旅游作為鄉人大履職核心。以“規劃引領、資源整合、品牌塑造”為抓手,圍繞鄉村旅游發展提出“提升森林人家品質”“挖掘民宿文化資源”等建議23條,形成《嵐天鄉全域旅游三年行動計劃》。截至目前,全鄉新增旅游標識50處,打造特色旅游路線3條,2024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21%。

站位“重點項目推進”。聚焦“樂上漁舟綜合體”“嵐天麓精品民宿示范村”等12個全鄉重點文旅項目,鄉人大主席團成員牽頭成立專項協調組,針對項目用地流轉、墳墓遷移等難點,組織30名人大代表一線蹲點,協調解決征地糾紛、建設糾紛等15起,推動2024年20余個項目開工率實現100%,帶動100余人就近務工就業。

站位“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人大監督重點。大力開展“碧水青山守護”專項行動,組織代表巡查河道16次,督辦整改非法垂釣3起,開展垃圾分類宣講宣傳60余場次,推動全鄉垃圾分類覆蓋率提升至85%,有力助推生態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旅游競爭力。

深入調研強落實 打准“精細度”

調研“游客需求體驗”。以“游客滿意就是金標准”為導向,開展“問需於游客、問計於企業、問效於群眾”活動。通過設置意見箱、發放問卷、開放回音壁等方式,收集游客反饋問題42條,形成“提升餐飲特色化”“完善親子設施”等整改清單,督辦鄉政府新建旅游廁所3座、增設景點休憩凳椅30處,修繕旅游步道3.8公裡,游客滿意度達98%。創新推出“有嵐事·找代表”服務,7名機關干部代表通過“掃碼找代表”在線受理建議,15名森林人家代表動態參與現場解答咨詢、化解糾紛,獲游客點贊。

調研“產業發展瓶頸”。瞄准鄉村旅游產業鏈薄弱環節,邀請西南大學鄉村振興學者、市場經營主體召開“鄉村振興茶話會”,提出“發展農旅融合親子體驗項目”“培育本土文旅品牌”等建議18條。推動建成“嵐天刺繡工坊”“半分共享菜園”等特色產業項目3個,帶動就業30余人,2024年全鄉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700萬元。

調研“鄉風文明提升”。圍繞“文明鄉風助力旅游提質”,鞏固全國文明村鎮成果,開展“代表聯戶促新風”活動。

補齊短板見落實 打好“關鍵仗”

補“服務設施短板”。針對森林人家“散、弱、小”問題,實施“提質培優”工程,制定《森林人家星級評定標准》,挂牌“示范戶”10家﹔引入社會資本建成新建雲渡、及屋等餐宿游綜合體3個。2024年,森林人家平均入住率提高至35%,營收同比增長15%。

補“環境治理短板”。聚焦“全域無垃圾”目標,推行“網格化+代表包片”機制。通過廣泛征集民情民意建立“紅綠黑”積分管理制度,每月考評通報,推動環境衛生整治常態化。目前,全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補“文化傳承短板”。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助力旅游內涵提升。組織代表走訪漆藝、園藝、木工等老藝人30人次,整理錢棍舞故事、山歌民謠等非遺資料12冊﹔推動建成“私塾館”“婚慶堂”“旺火塘”等文化陣地6處,開發“錢棍舞研學”“竹編刺繡體驗”“傳統婚慶體驗”等文旅產品3類。2024年,文化體驗項目吸引縣內外游客1.2萬人次,成為鄉村旅游新亮點。

下一步,嵐天鄉人大將持續聚焦全市鄉村振興示范鄉、全市全域旅游示范鄉、全縣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鄉、全縣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和大巴山硒谷小鎮“四鄉一鎮”建設,深化代表履職機制,不斷創新履職方式,以實際行動踐行“人大代表為人民”的責任與擔當,為打造秦巴山區強鄉富民現代化新嵐天貢獻人大力量。(楊世蘭)

(責編:陳易、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