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科技20多年潛心鑽研微創手術工具
專做“小東西” 長成“小巨人”

西山科技微創醫療器械產業園,工作人員在巡查設備。(資料圖片)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比一粒綠豆還小的變向磨鑽頭、厚度僅1.2毫米的一次性無菌護鞘鋸片……這些“小東西”都是重慶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山科技)研發的微創手術工具。該公司用20多年時間潛心鑽研微創手術工具及整體方案,把“小東西”做到極致,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於2023年6月在科創板上市。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變向磨鑽頭、無菌護鞘鋸片等手術工具雖小,卻在微創手術中解決了大問題。
據西山科技工作人員介紹,椎間孔鏡技術是一種脊柱微創手術,具有手術耗時短、出血少、創傷小及術后康復過程快等優點,但其技術學習曲線陡峭,手術減壓范圍有限,制約了其在脊柱外科領域的應用。
西山科技針對這一痛點開發的變向磨鑽,其頭端可以自由轉向,最大轉向幅度可達36度,在椎間孔鏡極其有限的空間中能實現最大的靈活度,讓醫生“看得到也夠得著”,同時還能保護血管和神經不受損傷,把患者的手術創傷控制在最小程度。
目前,變向磨鑽已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得到應用,廣受好評。
西山科技研發的一次性無菌護鞘鋸片,被業內稱為“靜鋸”,用於膝關節、髖關節置換手術。
為了鋸開堅硬的骨組織,過去骨科手術通常使用傳統的擺鋸。而擺鋸在手術中容易發熱,對骨細胞組織易造成熱損傷,同時也容易傷及骨關節旁側軟組織,且噪音較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西山科技開發了“靜鋸”。
記者看到,“靜鋸”的外部增加了護鞘,僅有約0.5厘米的前端鋸齒露在護鞘外。這樣一來,護鞘能保護骨關節軟組織不受傷害,且鋸片不易發熱,保証截骨面平整。
目前,“靜鋸”已在在重慶新橋醫院、陸軍特色醫學中心、重醫附二院等多家醫院及全國多個省市投入應用。
20多年來,西山科技持續投入創新,至2024年底共獲批專利1000余項,公司產品已在國內4000多家醫院投入使用,且出口到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內手術動力領軍企業之一。(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申曉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