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学费下降,质量提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一要求?从乡村到城市,我们的记者进行了探访。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让孩子们都能走进幼儿园,接受知识启蒙,享受友情温暖,得到科学的饮食作息照料,是实现个人人生“起点公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民族“百年树人”、涵养人力资源的第一步。
——编 者
《人民日报》 2021年4月2日 第19版
重庆市——
学费下降,质量提升
本报记者 常碧罗
“拉手,一起走。”4岁的琪琪伸出手,拉着一个新来的小朋友走到沙子堆前。拿起铲子,两个小家伙玩起了游戏。
很多小朋友刚来重庆涪陵娇子幼儿园时,都哭着吵着要回家,琪琪也不例外。现在,“园龄”半年的她成为“大姐姐”,关心起更小的弟弟妹妹。
“我们将爱心、信心、恒心贯穿在孩子的学前教育中。”看着这一幕,园长周俊秀眼里满是欣慰。娇子幼儿园是涪陵区一所民办普惠园,有着20年的办园史,附近居民大多把孩子送到这里。
最近,娇子幼儿园的不少小朋友迷上了国际象棋,“这是我们园的特色教育。”周俊秀告诉记者。特色理念、特色课程、特色活动……涪陵区各幼儿园深度挖掘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开展“一园一特”“一园一品”创建活动。
目前,涪陵区共有200多所幼儿园,其中民办园占到四成左右,“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民办园学费高吗?
女儿在涪陵巴乐幼儿园上了两年多,唐倩交的费用却越来越少。“比以前低了一半多。”唐倩告诉记者。原来,在区教委引导下,巴乐幼儿园转为普惠性民办园,价格更低,教学质量、设施环境却没变。2020年以来,涪陵区共有巴乐幼儿园等14所等级非普惠园转制为普惠园。
学费降了,保育教育质量如何保证?
为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涪陵区教委和区财政局联合颁布了《重庆市涪陵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规范收费标准和办园质量,同时提供改善办园条件、稳定教师队伍、提高保教质量等方面的支持。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来变个魔法,看看木块和铁球放到水盆里,会有什么变化。”小朋友围在老师游届身旁,沉浸在“沉与浮”的科学世界里。游届当幼师5年了,每学期,她都要去涪陵区公办幼儿园跟岗学习。如何让孩子感知世界?怎样培育良好习惯?……每次学习回来,她都会有更多的教育灵感。
为保障孩子们“入好园”,涪陵区采取公办园带民办园、名园带新园、名园带弱园、中心园带分园教学点的方式。“我们建立民办园与公办优质园结对帮扶机制,提高日常保教工作质量,开展园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帮助民办园提高保教工作水平。”涪陵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区12所公办园与24所民办园深入开展合作办学,全区幼儿教师区级年培训率达到100%,实现了全员免费培训。与此同时,涪陵区根据规划布局和城乡人口分布,对新申请的民办园严把“入口关”;制定涪陵区改善薄弱园办园条件16条要求,建立薄弱园整改台账,实行一园一策,层层督导,限期整改,集中验收。
民办幼儿园为学前教育注入了更多活力,园长们也有新期待。谈及未来期望时,巴乐幼儿园园长蒋安娜表示,民办幼儿园的投入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让她对未来信心满满,每天干劲十足。“我们做学前教育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孩子有美好的童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