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专题关注

石马河:不忘百年来时路 革命薪火代代传

2021年07月15日12:36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鸟瞰石子山体育公园。石马河街道供图

  人民网重庆7月15日电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岁月如歌,那条日夜奔流不息流经石马河街道的嘉陵江,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红色革命的年代……

  源源不断:为民族解放提供武器弹药

  那曾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黑暗年代,那同样是一个斗志昂扬的觉醒年代,无数平凡而伟大的革命事迹,在那黑暗无光的长夜里,更显得耀眼、辉煌!

  1937年,上海顺昌机器厂靠着5条木船,满载着机器设备从苏州河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落户嘉陵江畔的重庆石马河。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里,顺昌铁工厂生产的机器设备、炮弹、手榴弹,石马河抗战内迁药厂的医疗药品及器械,被源源不断地送到抗日战争前线,为抗日救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为了积极配合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顺昌铁工厂开展了七天七夜的绝食罢工斗争。在罢工中,为了扩大影响,由孙重写稿,黄位贤刻板的“快邮代电”,这些革命的宣言甚至贴到当时的政府和警备司令部的岗亭上。因此,孙重、黄位贤双双被捕,被关进了渣滓洞监狱。

  1949年,黄位贤烈士英勇就义。1950年,顺昌铁工厂即后来的重庆通用机器厂为黄位贤开了追悼会,在厂内修建了“黄位贤烈士墓”以纪念这位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如今这座纪念碑依然矗立在石马河辖区。

黄位贤烈士纪念碑。石马河街道供图

  黑暗终将消失,黎明必将重现,正是那些在黑暗中手持革命火种的革命先辈们,用一声声呐喊唤醒了后来者的觉醒,用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换来我们今日的光明盛世。

  日夜巡逻:守护原子弹研究试验工作

  1964年,在遥远的新疆罗布泊,浑圆的落日贴着戈壁滩的棱线,粗石、砂砾被衬得暗沉。在成为中国核试验场区之前,那里飞禽绝迹,了无生机。古人这样描写罗布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

  何仕武同志,一位家住石马河的退役老军人,彼时,带着一个七人小分队,已经在核爆中心周围的罗布泊等区域行进了上百个日日夜夜。他们是沙漠徒步巡逻队,为保障原子弹研究与试验顺利进行,他们肩负三项紧要任务:一是防止敌对国空投搞破坏;二是查清场区外围的地形地物;三是清出场区范围内的流动人员。

  他们用脚板丈量“死亡之海”的距离,平均每人穿破12双布鞋,也曾在楼兰绝境7人分喝3瓶葡萄糖液剂求生。人均负重37公斤、一张军用地图、一枚指南针、半年、4300公里,是何仕武及战友们埋藏在生命禁区里的壮举。

  有人计算过,如果以祖国的最北端漠河为起点,走到重庆市,也就4150公里。

  两弹一星的成功,重新塑造了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而这背后,是无数像何仕武一样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却在漫长余生,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是何等的奉献、何等的奋斗精神!

  不忘初心:汲取接续奋斗磅礴力量

石马河滨水城风景如画。石马河街道供图

  而今,石马河街道将乘着新时代的春风,以“三个带好头”为目标,以“鲜花石马河”为抓手,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团结凝聚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地区商会企业等各方力量,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城市提升三项重点任务,积极服务玉带新城、南桥智慧港建设,努力助推观农贸等大型传统批发市场业态升级,全力促进地区文旅产业破土萌芽,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持续改善城区环境品质,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力争在推进“四个率先”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让革命薪火在石马河这片热土上赓续传承!

(责编:秦洁、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