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区县动态

合川区中医院:从患者出发 提高应急抢救能力

2021年09月23日16:01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9月23日电 9月14日,在第22个“世界急救日”这天,合川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李婆婆和她的老伴郑爷爷。

  3个月前,李婆婆是ICU的患者之一,正是经过科室医生的全力应急抢救与无微不至的照顾,现今已完全康复,前来向挽救她生命的医者表达谢意。

  6月3日凌晨一点,李婆婆感到一阵心慌,胸口极度不舒服,在叫醒老伴后,便开始逐渐失去意识。“我感到情况不对,立马打了急救电话。”上车后,在听到医生说老伴心跳微弱后,郑爷爷的心开始下沉,“那一刻,好像天都塌了一样。” 郑爷爷说。

患者以及家属与雷震军合影。宋晓鸿摄

  在接到120应急中心电话后,急诊医学科立即为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患者一到达医院立即被送往急诊抢救室,提前接到院前医生通知的ICU医生雷震军早已在抢救室等候。当时患者一身虚汗、口唇发绀,嘴里不断冒出粉色泡沫痰,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情况极不乐观。不一会儿,监护仪显示呈一直线,患者心跳骤停,主治医师雷震军及时组织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迅即开展了心肺复苏术,急诊医生配合为患者装上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紧接着雷震军拿出随身携带的气管插管设备为患者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整个过程仅用了20余秒完成。

  随着心电监护仪显示心电波动的出现,颈部动脉扪及了跳动,终于,李婆婆在心脏停跳约30秒后恢复了心跳,雷震军和医护人员们都松了一口气。尽管恢复了心跳,但心率仍然不齐,随后,雷震军开始为李婆婆接上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缺氧状态,纠正酸中毒、纠正内环境紊乱、脑复苏、清理气管导管内大量的粉红色泡沫痰、强心、稳定心功能、稳定血压……全程急救时间1小时左右。

  据雷震军介绍,病人是由急性心衰、严重心率失常、急性肺水肿导致心跳骤停,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抢救是最重要的,一般有效抢救时间在4分钟内,一旦超过6分钟,病人极容易受到大脑不可逆损伤,而超过8分钟后,病人则可能出现脑死亡。“这就是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的重要作用,在关键时刻,它真能挽救生命。”

患者及家属感谢医护人员。宋晓鸿摄

  “当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只看到很多进进出出的医生,那时候我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医生们身上,看到他们的白大褂我的心才稍微定了下来,太感谢他们了。”郑爷爷激动地说。

  “对于我们急诊ICU医生来说,扎实的应急抢救能力是必备的,虽然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等技术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但必须常常反复练习、演练巩固。”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长元表示,科内医务人员必须定时参加科内培训以巩固急救知识与能力,此外,每个季度都会组织应急抢救演练,气管插管操作不得超过30秒。在周长元的高要求下,合川区中医院的应急抢救水平得以显著提高,成功挽救过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

  凌晨三点左右,李婆婆的生命体征总算稍加稳定,在送入ICU经过8天的观察与恢复后转至心病科,一个月后,李婆婆恢复出院。在雷震军的建议下,李婆婆安置了心脏起搏器,避免再次复发。如今,李婆婆已完全康复,曾多次与家属和朋友一起到医院感谢雷震军及全体ICU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并为其送上“救死扶伤、恩重如山”的锦旗表示谢意。

  “我醒来时,雷医生跟我说恭喜我成功走过了这一关,看着他们对我尽心尽力的照顾,我非常庆幸也非常感动自己遇到了一位好医生,是他给了我再次跟家人见面的机会,我要好好珍惜。”李婆婆红着眼说。

  “作为医生,老师在我学医的第一课就讲了医德的重要性,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都是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一位患者我都会尽最大努力挽救,因为我们与患者历来都是同一战线。”雷震军医生自从医来,对患者认真负责到底的理念从未改变。多年来,也时有遇到患者以金钱表示感谢,但他总以“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您的顺利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感谢”等为由婉拒,因为他深知,自己是一名医者,就应站在患者的角度,而救死扶伤是他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与名利无关。

  在合川区中医院很多医生都像雷震军一样,他们坚定地选择了医生作为终身职业,始终凭借一份执着与赤诚,挽救了许多跟李婆婆一样的患者,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心系病人的医者情怀,诠释着作为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含义。(陈琦、宋晓鸿)

(责编:陈易、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