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去创造新生活
重庆今年77万多脱贫人口外出务工
开栏的话
千年梦想,今朝梦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脱贫地区努力克服疫情、灾情等挑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接续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巴渝大地,走进火热的生活,记录脱贫群众的幸福心声,聆听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推进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的时代交响。
即日起,本报开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栏目,推出记者发自一线的系列报道,为读者呈现广大干部群众不断从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中汲取前行力量,乘势而上的奋斗精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昂扬斗志。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稳岗就业十分关键。12月1日,市乡村振兴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重庆有77.66万脱贫人口外出务工,用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这一数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5万人。
“在不确定因素较多、疫情汛情多重冲击等影响下,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市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称,77.66万人就业背后,是重庆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带动劳动力市场回暖,带来了更大就业空间。数据表明,今年1-10月我市城镇新增就业64.75万人,同比增长18.03%,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新动能蓬勃成长,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市乡村振兴局因势利导,联合人社、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在稳定外出务工规模、支持就地就近就业、健全长效机制、加强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出台33条政策,确保就业帮扶政策不踩急刹车、不搞一刀切。
77.66万人就业背后,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技能水平持续提升,带来了更高水平的就业。“滋滋”的焊接声中,肖仁安左手拿焊帽,右手执焊枪,俯身作业。38岁的肖仁安是城口县蓼子乡长湾村脱贫户,去年参加了县人社部门组织的培训,顺利拿到了中级焊工证书,很快便在一处工地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达7000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因人施培、因岗定培”的原则,举办专题培训班,围绕“一户一人一技能”目标,以脱贫群众需求和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针对性制定培训计划,着力提升技能培训的精准度、实效性。
77.66万人背后,是一以贯之的就业服务夯实了保障线,让脱贫群众能拥有稳定就业岗位。
今年初,我市先后两次逐户逐人对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进行全口径精准摸排,精准掌握稳岗就业动态信息。与此同时,合理开发劳动保障、公路养护、河库巡管、助残服务等扶贫领域公益性岗位,创新开发农村服务型岗位安置大龄就业困难脱贫人员。截至11月底,全市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9.08万人。
市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稳岗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动态管理,抓好技能培训,开发公益岗位,落实政策兑现,助力脱贫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记者 颜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城市街道社区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
- 人民网重庆12月1日电 (胡虹、周小平、刘敏) 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重庆养老服务状况如何?12月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重庆市养老服务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步新介绍,重庆常住人口3205.4万人,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701.04万人,占比21.87%;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547.36万人,占比17.08%,65周岁以上常住人口老龄化率居于全国第二。 居家养老,既方便家人照看,又能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就近就地养老是众老所盼。…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